[发明专利]一种固废基3D打印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15125.1 | 申请日: | 202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6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朱超;刘化威;武怡文;姚羿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智造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B33Y70/1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三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1 | 代理人: | 刘春艳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废基 打印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废基3D打印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称取硅酸盐水泥400~500份、陶砂450~550份、粉煤灰30~50份、硅灰40~60份、短切玄武岩纤维60~70份、再生粗骨料60~70份、再生细骨料60~70份、增稠剂1~5份、缓凝剂10~50份、减水剂3~8份、水200~300份,采用再生粗/细骨料制备3D打印混凝土。使得制备得到的3D打印混凝土的吸水率高,与天然骨料3D打印混凝土相比,将再生粗/细骨料用于制备3D打印混凝土,具有更好的可挤出性和可建造性,从而使得制得的3D打印混凝土使用时更加便利,同时生成3D打印混凝土的原料中加入了短切玄武岩纤维,提高了该3D打印混凝土凝固后的机械强度和整体硬度,使得建筑成品具有更强的抗冲击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3D打印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固废基3D打印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砂浆)3D打印系统利用三维智能建模和计算机及自动化控制技术,将具有快凝早强的混凝土(砂浆)材料通过轮廓工艺逐层堆积,实现三维智能布料。建筑3D打印技术有利于推进智能化建造技术的发展,缩短工期、降低劳动强度。混凝土(砂浆)3D打印系统在使用建造的过程中需要用到3D打印混凝土。
但是常见的传统3D打印混凝土采用天然骨料制备,吸水率不够高,使得制得的3D打印混凝土原料的可挤出性和可建造性不够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固废基3D打印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固废基3D打印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固废基3D打印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进行原材料的称取,称取硅酸盐水泥400~~500份、陶砂450~~550份、粉煤灰30~~50份、硅灰40~~60份、短切玄武岩纤维60~~70份、再生粗骨料60~~70份、再生细骨料60~~70份、增稠剂1~5份、缓凝剂10~50份、减水剂3~8份、水200~~300份、
S2:先提前将陶砂预湿至饱和吸水状态,浸泡时间30min,达到饱和状态;
S3:取来称取硅酸盐水泥400~~500份、陶砂450~~550份、粉煤灰30~~50份、硅灰40~~60份、短切玄武岩纤维60~~70份、水100~~150份,加入搅拌机的内部之后充分进行搅拌,
S4:再向步骤S3中搅拌好的原料中加入再生粗骨料60~~70份、再生细骨料60~~70份、增稠剂1~5份、缓凝剂10~50份、减水剂3~8份、水100~~150份,之后充分进行搅拌;
S5:搅拌均匀后即得固废基3D打印混凝土。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再生细骨料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所述再生粗骨料中粒径小于150μm的颗粒含量。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陶砂的粒径为0.10~0.45mm。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粉煤灰的密度为2.0g/cm3、堆积密度为0.88g/cm3、比表面积为3500cm2/g。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硅灰的表观密度为2200kg/m3;堆积密度为400kg/m3。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短切玄武岩纤维的长度为6mm,其拉伸强度为3980MPa、断裂伸长率为2.7%。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凝剂为酒石酸缓凝剂。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增稠剂为羟乙基纤维素。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智造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智造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151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