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蓝光吸光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13791.1 | 申请日: | 202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24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刘睿;赵士茂;朱森强;陈志远;朱红军;朱海峰;谢公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明月镜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17/48 | 分类号: | C07C317/48;C07C315/04;C07D295/145;G02B1/04;G02C7/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孙永生 |
地址: | 21189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蓝光吸光 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蓝光吸光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具有式I和式Ⅱ所示的结构:式Ⅱ中,R包括苯氨基、哌啶基或吗啉基;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苯磺酰基酯、胺类原料、碱性试剂和有机溶剂混合,进行亲核加成、取代反应,得到蓝光吸光材料;或将苯磺酰基酯、胺类原料和有机溶剂混合,进行取代反应,得到蓝光吸光材料,得到蓝光吸光材料。本发明提供的蓝光吸光材料能够直接掺杂到镜片基材中,不影响防蓝光镜片的厚度,具有优异的高能短波蓝光的吸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吸光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蓝光吸光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一系列的电子产品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手机、电脑、平板、电视等。这些电子产品屏幕的人造光源中保留了大量的蓝光,而能量较高的短波蓝光(415-455nm)能够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同时人眼中的视网膜在蓝光区存在吸收峰,长期的蓝光照射视网膜会产生自由基,而这些自由基会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衰亡,从而引起视网膜病变等多种眼科疾病。阻隔蓝光长时间照射是减少蓝光危害最有效方法,而使用防蓝光镜片能有效的解决这一点。然而,现有的防蓝光镜片大多为在镜片基片表面覆盖一层防蓝光层,例如覆盖无机复合氧化物层,会造成防蓝光镜片过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蓝光吸光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能够直接掺杂到镜片基材中,不影响防蓝光镜片的厚度,具有优异的高能短波蓝光的吸光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蓝光吸光材料,具有式I和式Ⅱ所示的结构:
式Ⅱ中,R包括苯氨基、哌啶基或吗啉基。
一种蓝光吸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苯磺酰基酯、胺类原料、碱性试剂和有机溶剂混合,进行亲核加成、取代反应,得到蓝光吸光材料;
或将苯磺酰基酯、胺类原料和有机溶剂混合,进行取代反应,得到蓝光吸光材料;
所述胺类原料包括N-乙基乙胺盐、N-((1E,2E)-3-(苯基氨基)烯丙基)氯化苯胺、哌啶或吗啉。
可选的,所述苯磺酰基酯和胺类原料的摩尔比为1:(1.2~1.5)。
可选的,所述苯磺酰基酯和碱性试剂的摩尔比为1:(2~6)。
可选的,所述苯磺酰基酯包括2-(苯磺酰基)乙酸辛酯、2-((4-甲氧基苯基)磺酰基)乙酸辛酯或(2E,4E)-5-(N-苯基乙酰氨基)-2-(苯磺酰基)-2,4-二烯酸辛酯。
可选的,所述有机溶剂包括N,N-二甲基乙酰胺、乙腈、甲醇、乙酸乙酯或四氢呋喃。
可选的,所述亲核加成反应的温度为25~35℃,时间为11~14h;所述取代反应的应的温度为75~85℃,时间为1~3h。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蓝光吸光材料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蓝光吸光材料在防蓝光镜片中的应用。
可选的,所述防蓝光镜片包括镜片基材和掺杂在镜片基材中的蓝光吸光材料;所述蓝光吸光材料为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蓝光吸光材料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蓝光吸光材料。
可选的,所述蓝光吸光材料的掺杂量为0.2~1wt‰。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明月镜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工业大学;明月镜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137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