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甲板清洗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13129.6 | 申请日: | 202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64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李玲;江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职业学院(威海市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B63J4/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和氏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0 | 代理人: | 王小蓓 |
地址: | 2642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甲板 清洗 污水处理 装置 | ||
1.一种船舶甲板清洗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架(1)和输料筒(2),所述输料筒(2)的一端设置有上料机构(3),所述上料机构(3)远离输料筒(2)的一侧设置有电机安装筒(4),所述输料筒(2)远离上料机构(3)的一端设置有泥水分离机构(5),所述输料筒(2)的外壁固定套接有加固筒(6),所述电机安装筒(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输送电机(7),所述输送电机(7)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输送轴(8),所述输送轴(8)和电机安装筒(4)之间安装有第一旋转密封(9),且输送轴(8)通过第一旋转密封(9)与电机安装筒(4)转动连接,所述输料筒(2)的内壁固定套接有轴支撑架(10),且轴支撑架(10)的两侧贯穿开设有输料口,所述轴支撑架(10)的内壁与输送轴(8)的外壁转动连接,所述输送轴(8)的外壁设置有螺旋叶片(11),所述输送轴(8)远离输送电机(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轴(12),所述挤压轴(12)靠近输送轴(8)的中段形状为圆台形,所述挤压轴(12)的外壁设置有加强筋(13),所述加强筋(13)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加强筋(13)均螺旋分布在挤压轴(12)的表面,所述加固筒(6)远离上料机构(3)的一端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盖(14),所述固定盖(14)远离加固筒(6)的一侧设置有活动盖(15),所述固定盖(14)的外壁固定贴合有密封垫(16),且密封垫(16)的表面与活动盖(15)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固定盖(1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接料斗(17),且接料斗(17)位于固定盖(14)和活动盖(15)的下方,所述加固筒(6)的外壁设置有离心机构(18),所述加固筒(6)的外壁固定套接有第一连接块(19),所述泥水分离机构(5)的上方设置有缝隙调节机构(24);
所述挤压轴(12)远离输送电机(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偏心块(20),所述固定盖(14)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筒(21),所述固定盖(14)的上表面设置有融油机构(22),所述活动盖(15)远离固定盖(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泥斗(23);
所述融油机构(22)包括离心风机(2201)、风机输出筒(2202)、固定筒(2203)和电热丝(2204),所述离心风机(2201)固定安装在固定盖(14)的上表面,所述风机输出筒(2202)一体式连接在离心风机(2201)的输出端,且风机输出筒(2202)的数量为两个,且风机输出筒(2202)的外壁与连接筒(2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筒(2203)固定设置在风机输出筒(2202)的内壁,所述电热丝(2204)固定安装在固定筒(2203)的内壁;
所述上料机构(3)包括上料斗(301)、盖框(302)、限位框(303)、外延框(304)、卡孔(305)和卡块(306),所述上料斗(301)固定连接在输料筒(2)和电机安装筒(4)之间,所述盖框(302)转动连接在上料斗(301)的一侧,所述限位框(303)固定连接在盖框(302)靠近上料斗(301)的一侧,所述外延框(304)一体式连接在限位框(303)远离盖框(302)的一侧,且限位框(303)远离盖框(302)的一侧一体式设置有外延片,所述卡孔(305)贯穿开设在外延片的两侧,所述卡块(306)一体式设置在上料斗(301)的外壁,且限位框(303)通过卡孔(305)和卡块(306)与盖框(302)卡接;
所述上料机构(3)还包括限位柱(307)、滑移块(308)、销柱(309)、安装槽(310)、滑块(311)、拨动片(312)、导位孔(313)、第一螺纹筒(314)和第一螺纹柱(315),所述限位柱(307)固定连接在盖框(302)的内壁,所述滑移块(308)滑动连接在限位柱(307)的外壁,且滑移块(308)的表面与盖框(30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销柱(309)一体式连接在滑移块(308)的下表面,所述安装槽(310)内嵌式开设在盖框(302)靠近限位框(303)的一侧,所述滑块(311)滑动连接在安装槽(310)的内壁,所述拨动片(312)一体式连接在滑块(311)远离盖框(302)的一侧,且拨动片(312)的表面与限位框(303)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导位孔(313)贯穿开设在拨动片(312)的表面,且导位孔(313)的内壁与销柱(309)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块(311)的两侧贯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螺纹筒(314)固定连接在安装孔的内壁,所述第一螺纹柱(315)转动连接在安装槽(310)的内侧壁,且第一螺纹柱(315)的外壁与盖框(302)的内壁转动连接,且第一螺纹柱(315)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螺纹筒(314)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内螺纹,且第一螺纹柱(315)通过第一外螺纹和第一内螺纹与第一螺纹筒(314)螺纹连接;
所述泥水分离机构(5)包括挤压筒(501)、端筒(502)、外环(503)、内环(504)、滑孔(505)、导位柱(506)、渗水腔(507)和挤压口(508),所述挤压筒(501)固定连接在加固筒(6)的内壁,所述端筒(502)固定连接在活动盖(15)的内壁,所述导位柱(506)一体式连接在挤压筒(501)远离输料筒(2)的一端,所述外环(503)设置在导位柱(506)的外壁,所述内环(504)设置在导位柱(506)的外壁,所述滑孔(505)贯穿开设在端筒(502)、外环(503)和内环(504)的两侧,且端筒(502)、外环(503)和内环(504)均通过滑孔(505)与导位柱(506)滑动连接,且外环(503)的数量和内环(504)的数量均为多个,且内环(504)位于外环(503)的内部,且相邻的两个外环(503)之间、相邻的两个内环(504)之间和相邻的内环(504)与外环(503)之间均设置有渗水缝,所述渗水腔(507)设置在内环(504)的内部,所述挤压口(508)开设在挤压筒(501)的一侧,所述挤压轴(12)位于渗水腔(507)的内部,所述加强筋(13)的外壁与渗水腔(507)的内壁滑动连接;
所述离心机构(18)包括第二连接块(1801)、连接架(1802)、可视孔(1803)、抽水泵(1804)、输液管道(1805)、连接框(1806)、挡水桶(1807)和出水管道(1808),所述第二连接块(1801)固定套接在加固筒(6)的外壁,所述第一连接块(19)的外壁和所述第二连接块(1801)的外壁均与主架(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1802)一体式连接在第二连接块(1801)的底部,所述可视孔(1803)贯穿开设在连接架(1802)的两侧,所述抽水泵(1804)安装在接料斗(17)的下方,且抽水泵(1804)的输入端与接料斗(1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输液管道(1805)固定连接在抽水泵(1804)的输出端,所述连接框(1806)一体式连接在连接架(1802)的底部,所述挡水桶(1807)固定套接在连接框(1806)的外壁,所述出水管道(1808)设置在挡水桶(1807)的底部,且出水管道(1808)的表面安装有阀门;
所述离心机构(18)还包括离心电机(1809)、电机安装架(1810)、连接管(1811)、进水管(1812)、第二旋转密封(1813)、输出轴(1814)、主动齿轮(1815)、从动齿轮(1816)、离心桶(1817)、支撑筒(1818)、挡流架(1819)、输出管(1820)、出油管(1821)、第三旋转密封(1822)、第四旋转密封(1823)和水流开关机构(25),所述电机安装架(1810)固定连接在挡水桶(1807)的下表面,所述离心电机(1809)固定连接在电机安装架(1810)的底部,所述连接管(1811)固定连接在电机安装架(1810)的内壁,且连接管(1811)的一端与输液管道(1805)远离抽水泵(180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1812)安装在挡水桶(1807)的内壁,所述第二旋转密封(1813)安装在进水管(1812)和连接管(1811)之间,且进水管(1812)通过第二旋转密封(1813)与连接管(1811)转动连接,所述输出轴(1814)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在离心电机(1809)的输出端,且输出轴(1814)的外壁与电机安装架(1810)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1815)固定套接在输出轴(1814)的外壁,所述从动齿轮(1816)固定套接在进水管(1812)的外壁,且主动齿轮(1815)与从动齿轮(1816)啮合连接,所述离心桶(1817)固定套接在进水管(1812)的外壁,所述支撑筒(1818)固定连接在离心桶(1817)的下表面,且支撑筒(1818)的内壁与进水管(1812)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挡流架(1819)固定连接在离心桶(1817)的内壁,且挡流架(1819)位于进水管(1812)的上方,所述输出管(1820)固定连接在离心桶(1817)的内壁,所述出油管(1821)固定连接在可视孔(1803)的内壁,所述第三旋转密封(1822)设置在出油管(1821)和输出管(1820)之间,且出油管(1821)通过第三旋转密封(1822)与输出管(1820)转动连接,且输出管(1820)与连接框(1806)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旋转密封(1823)安装在离心桶(1817)和进水管(1812)之间,且进水管(1812)通过第四旋转密封(1823)与离心桶(1817)转动连接,所述水流开关机构(25)设置在离心桶(1817)的外壁;
所述水流开关机构(25)包括安装盒(2501)、水压控制孔(2502)、转速控制孔(2503)、连通孔(2504)、排水管(2505)、活塞(2506)、活塞杆(2507)、滑筒(2508)、第一弹簧(2509)、导位杆(2510)、第二弹簧(2511)、配重块(2512)、密封套(2513)和挡环(2514),所述离心桶(1817)的外壁贯穿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安装盒(2501)固定连接在出水口的内壁,所述水压控制孔(2502)贯穿开设在安装盒(2501)的两侧,所述转速控制孔(2503)内嵌式开设在安装盒(2501)的一侧,且转速控制孔(2503)与水压控制孔(2502)平行分布,所述连通孔(2504)开设在水压控制孔(2502)和转速控制孔(2503)之间,所述排水管(2505)设置在安装盒(2501)的底部,且排水管(2505)与转速控制孔(2503)相连通,所述活塞(2506)滑动连接在水压控制孔(2502)的内壁,所述活塞杆(2507)固定连接在活塞(2506)的一侧,所述滑筒(2508)固定连接在水压控制孔(2502)的内壁,所述第一弹簧(2509)活动套接在滑筒(2508)的外壁,且第一弹簧(2509)位于滑筒(2508)和活塞(2506)之间,所述导位杆(2510)固定连接在转速控制孔(2503)的内壁,所述第二弹簧(2511)活动套接在导位杆(2510)的外壁,所述配重块(2512)滑动连接在导位杆(2510)的外壁,所述第二弹簧(2511)位于导位杆(2510)和配重块(2512)之间,所述密封套(2513)固定套接在配重块(2512)的外壁,且密封套(2513)的外壁与转速控制孔(2503)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挡环(2514)固定连接在水压控制孔(2502)的内壁,且挡环(2514)位于活塞(2506)远离第一弹簧(2509)的一侧;
所述缝隙调节机构(24)包括压块(2401)、切环(2402)、刀口(2403)、导位槽(2404)、限位槽(2405)、第二螺纹筒(2406)、第二螺纹柱(2407)、第三弹簧(2408)、手轮(2409)、斜面(2410)、连接板(2411)、波纹管(2412)和第四弹簧(2413),所述压块(2401)滑动连接在固定盖(14)的内壁,所述切环(2402)设置在压块(2401)的外壁,所述刀口(2403)设置在切环(2402)的内壁,所述导位槽(2404)开设在压块(2401)的两侧,所述限位槽(2405)开设在切环(2402)的顶部,且切环(2402)通过限位槽(2405)和导位槽(2404)与压块(2401)滑动连接,且切环(2402)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螺纹筒(2406)固定连接在固定盖(14)的内壁,所述第二螺纹柱(2407)设置在第二螺纹筒(2406)的内部,所述第二螺纹柱(2407)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螺纹筒(2406)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内螺纹,且第二螺纹柱(2407)通过第二内螺纹和第二外螺纹与第二螺纹筒(2406)螺纹连接,所述第三弹簧(2408)活动套接在第二螺纹柱(2407)的外壁,所述手轮(2409)固定套接在第二螺纹柱(2407)的外壁,所述斜面(2410)设置在外环(503)的外壁,且斜面之间形成挤压槽,所述导位柱(506)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连接板(2411)固定连接在四个导位柱(506)的外壁,所述波纹管(2412)设置在连接板(2411)和端筒(502)之间,且波纹管(2412)的一端与连接板(2411)的一侧固定连接,且波纹管(2412)的另一端与端筒(50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2413)活动套接在导位柱(506)的外壁,且第四弹簧(2413)的一端与连接板(2411)的一侧活动连接,且第四弹簧(2413)的另一端与端筒(502)的一侧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职业学院(威海市技术学院),未经威海职业学院(威海市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1312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