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iC与碳氮化物互穿抗烧蚀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912167.X | 申请日: | 2022-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534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 发明(设计)人: | 孙威;许俊杰;熊翔;张红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41/87 | 分类号: | C04B41/87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钟丹 |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ic 氮化物 互穿抗烧蚀 涂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SiC与碳氮化物互穿抗烧蚀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互穿抗烧蚀涂层以碳材料为基底,所述互穿抗烧蚀涂层由SiC相与碳氮化物相组成,所述SiC相与碳氮化物相呈网络互穿结构;所述互穿抗烧蚀涂层的厚度为0.6-2.0µm;
所述互穿抗烧蚀涂层中,SiC在界面层中的体积占比为35-4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iC与碳氮化物互穿抗烧蚀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材料选自含热解碳层的碳纤维、含热解碳层的碳纤维预制体、含热解碳层且密度为0.7-1.2g/cm3的C/C多孔体、密度为1.3-1.8g/cm3的碳碳复合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SiC与碳氮化物互穿抗烧蚀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热解碳层的碳纤维、含热解碳层的碳纤维预制体、C/C多孔体中,热解碳层的厚度为400nm-900n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SiC与碳氮化物互穿抗烧蚀涂层,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碳材料选自含热解碳层的碳纤维、含热解碳层的碳纤维预制体、C/C多孔体中的一种时,所述互穿抗烧蚀涂层包裹碳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SiC与碳氮化物互穿抗烧蚀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氮化物相中的碳氮化物选自HfCN、ZrCN、TaCN、(HfTa)CN、(HfZr)CN、(ZrTa)CN、(HfZrTa)CN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SiC与碳氮化物互穿抗烧蚀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碳材料包埋于熔盐粉料A中,然后于保护气氛下进行第一次反应,冷却即得含SiC涂层的碳材料;再将含SiC涂层的碳材料包埋于熔盐粉料B中,然后于保护气氛下进行第二次反应、冷却,即得互穿抗烧蚀涂层;所述熔盐粉料A中,按质量份数计,其组成如下:K2SiF6粉40-100份,Si粉1-20份,所述熔盐粉料B中,按质量份数计,其组成如下:难熔金属粉5-20份,CaCl2粉 40-70份,CsF粉5-10份,固体氮源2-8份,所述难熔金属粉选自Hf粉、Zr粉、Ta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固体氮源选自尿素、硝酸铵、三聚氰胺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次反应的温度为1000-1300℃,所述第二次反应的温度为850-11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SiC与碳氮化物互穿抗烧蚀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盐粉料A的获取方法为:将K2SiF6粉,Si粉球磨即得,所述球磨方式为干法球磨,以空气为球磨介质,球料比为0-0.5:1,所述球磨的转速为100-500r/min,球磨的时间为12-24h;
所述熔盐粉料A中,按质量比计,K2SiF6粉:Si粉=5-7:0.5-1.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SiC与碳氮化物互穿抗烧蚀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反应在保护气氛下进行,第一次反应的时间为2-5h,升温速率为5-10℃/min。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SiC与碳氮化物互穿抗烧蚀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盐粉料B的获取方法为:将难熔金属粉末、CaCl2粉,CsF粉、尿素球磨即得,所述球磨方式为干法球磨,以空气为球磨介质,球料比为0-0.5:1,所述球磨的转速为100-500r/min,球磨的时间为12-24h,
所述熔盐粉料B中,按质量比计,难熔金属粉:CaCl2粉:CsF粉:尿素=1-2:5-6:1:0.3-0.6。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SiC与碳氮化物互穿抗烧蚀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反应的过程为:先于氩气保护下,升温至850-1100℃,然后再抽真空至真空度小于50Pa,然后通入N2,达到一个大气压,再以40-120ml/min的流速通入N2,保温2-5h,然后抽真空至50pa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1216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