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SDG的可持续交通指标框架建立与得分计算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912051.6 | 申请日: | 2022-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92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霏;袁旻忞;王赵明;齐亚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26;G06K9/62 |
| 代理公司: | 安徽初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33 | 代理人: | 曹雪菲 |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sdg 可持续 交通 指标 框架 建立 得分 计算方法 | ||
1.基于SDG的可持续交通指标框架建立与得分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从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全球指标框架中选择与运输相关的指标的步骤;
S2:选择最大限度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的步骤;
S3:在不违反可持续发展目标含义的情况下构建运输指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DG的可持续交通指标框架建立与得分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指标的得分目标均设定为100作为上界,下界采用数据中倒数2.5百分位的数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DG的可持续交通指标框架建立与得分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了使不同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的得分具有可比性,采用得分归一化,以便将它们线性转换为0到100分之间的量表;使用的公式(1)如下:
式中x为原始数据值;max和min分别表示最佳和最差性能的界限;而x'是缩放后的归一化值。对于指标的值越大越接近目标的指标,使用公式(2)如下:
对于数值越小越接近目标的指标,使用式(3)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SDG的可持续交通指标框架建立与得分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指标目标与省份、年份相关时,使用式(4)如下:
式中Xi表示原始数据中对应的指标值,Xmax表示上界;X97.5和X2.5表示跨省跨年所有数据从小到大排序所对应的百分位数值,Xmax(province)是目标与指定年份的值相关时,不同省份对应的目标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SDG的可持续交通指标框架建立与得分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百分位数值在两个值之间,则取性能更好的值;也就是说,如果指标值最好较小,则取接近2.5百分位数的较大值;如果指标值优选较大,则取接近97.5百分位的较小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SDG的可持续交通指标框架建立与得分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计算结果为负值时,则按0分处理;当计算结果大于100分时,按100分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SDG的可持续交通指标框架建立与得分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Spearman相关系数得到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进行相关显著性检验。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SDG的可持续交通指标框架建立与得分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从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全球指标框架中选择与运输相关的指标的步骤中,通过SDG 3.6到2020年,全球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伤人数减半与3.6.1因道路交通伤所致死亡率得到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该省年底常住人口数的比例指标;通过SDG7.2到2030年,大幅增加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与7.2.1可再生能源在最终能源消费总量中的份额得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使用的热力+电力+其他能源占能源总消费量的比例指标;通过SDG 8.2实现更高水平的经济生产力与8.2.1就业人员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得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年收入指标;通过SDG9.1发展优质、可靠、可持续和有抵御灾害能力的基础设施与9.1.1居住在四季通行的道路两公里之内的农村人口所占比例得到一至四级公路及高速公路两侧2公里内的人口比例指标;通过SDG 9.1发展优质、可靠、可持续和有抵御灾害能力的基础设施与9.1.2客运和货运量,按运输方式分列得到各种运输工具实际运送的货物重量指标与各种运输工具实际运送的旅客数量指标;通过SDG 11.2向所有人提供安全、负担得起的、易于利用、可持续的交通运输系统与11.2.1可便利使用公共交通的人口比例,按年龄、性别和残疾人分列得到每万人的公交车拥有辆数指标;通过SDG 11.6减少城市的人均负面环境影响与11.6.2城市细颗粒物(例如PM2.5和PM10)年度均值(按人口权重计算)得到机动车颗粒物排放量/该省年底常住人口数指标;通过SDG 12.2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高效利用与12.2.2国内物质消费、人均国内物质消费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国内物质消费得到交通运输用地/客运量+货运量指标;通过SDG 13.2将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纳入国家政策、战略和规划与13.2.2年温室气体总排放量得到交通运输业CO2排放量/该省GDP指标;通过SDG 15.1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利用陆地和内陆的淡水生态系统及其服务与15.1.2保护区内陆地和淡水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地所占比例得到一至四级公路及高速公路两侧300米路域面积占总保护区面积的比例指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未经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1205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