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神经网络的能见度识别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900590.8 | 申请日: | 2022-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00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 发明(设计)人: | 黄蔚薇;姚智;韩明亮;窦泽坤;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维艾思气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V20/40 | 分类号: | G06V20/40;G06V10/82;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毛雨田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神经网络 能见度 识别 方法 系统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能见度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历史视频;
对历史视频进行分帧处理,得到分帧图片,作为训练数据集;
对训练数据集进行标注能见度,得到标注能见度后的训练数据集;
对标注能见度后的训练数据集进行神经网络训练,得到能见度神经网络模型;
将待测视频的分帧图片通过能见度神经网络模型计算,得到待测视频的能见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待测视频的分帧图片能见度通过神经网络模型计算,得到待测视频的能见度前,还包括:
对能见度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测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能见度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测试,包括:
获取测试视频的分帧图片,作为测试数据集;
测试数据集通过测量消光系数计算能见度,或者通过暗通道先验理论计算能见度,来对能见度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测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测量消光系数计算能见度,包括:
以天空为背景,水平观测自身亮度为L0的目标物时,物体视亮度L与观测距离d的关系表示为
L=L0exp(-βd)+Lf[1-exp(-βd)] (1)
式中,β为大气消光系数,Lf为大气光亮度;
根据式(1),推导出基于大气亮度的对比度衰减规律为
C=C0exp(-βd) (2)
式中,C为目标物在d处的固有视亮度对比,C0为目标物相对于背景的固有亮度对比;
设ε为对比感阈,则当C=ε时,人眼将无法把目标物从背景中分辨出来;
采用气象光学视程作为能见度V的特征量,取ε=0.05,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暗通道先验理论计算能见度,包括:
雾霾图像物理模型表示为
I(x)=J(x)t(x)+A[1-t(x)] (4)
式中,x表示目标物的平面坐标,I(x)为观测到的雾霾图像值,J(x)为原无雾霾图像值,t(x)为传输透射率,A为大气光强度;
假设大气光是均匀分布的,传输透射率可以表示为
t(x)=exp[-αd(x)] (5)
式中,α是散射系数,d(x)是目标物到摄像头的距离;忽略大气对光的吸收作用,则消光系数等于散射系数;
对图像进行分窗口处理,设每一个窗口内透射率t(x)为常数,记作则对(4)式两边求两次最小值,为
式中,c表示原无雾霾图像的RGB颜色通道中的一个通道;r、g、b分别表示图像中RGB三个颜色通道,Ω(x)表示以像素x为中心的一个窗口;
根据暗原色理论,设至少一个颜色通道的灰度值为0,即带入公式(6),则得透射率为
引入去雾参数μ,则透射率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历史视频进行分帧处理,得到分帧图片,作为训练数据集前,还包括:
对历史视频进行预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历史视频进行预处理,包括:
对历史视频进行降噪处理,和/或去隔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维艾思气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维艾思气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0059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