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小体转移性载体肽片段及其利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97111.1 | 申请日: | 2022-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27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贝利小林菜穗子;吉田彻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亚合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2N15/87 | 分类号: | C12N15/87;C12N5/09;C07K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谢弘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体 转移性 载体 片段 及其 利用 | ||
本发明提供高效地将目标外源物质从真核细胞的外部至少向该细胞的细胞质内(进而核小体内)导入的技术。这里公开的将目标外源物质从真核细胞的外部至少向该细胞的细胞质内导入的方法包括:(1)准备外源物质导入用构建体的工序,该外源物质导入用构建体具有由KKRTLRKKKRKKR、KKRTLRKRRRKKR、KKRTLRKRKRKKR和KKRTLRKKRRKKR的任意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载体肽片段、和与该载体肽片段的N末端侧和/或C末端侧结合的外源物质;(2)将外源物质导入用构建体供给到包含目标真核细胞的试样中的工序;和(3)对供给了外源物质导入用构建体的试样进行孵育,将构建体导入该试样的真核细胞内的工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真核细胞的外部向该细胞的细胞质内(进而核小体内)导入(转运)外源物质的方法、和该方法所使用的具有载体肽片段的外源物质导入用构建体。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向人或人以外的哺乳动物等的细胞(真核细胞)内导入多肽等外源物质、特别是生理活性物质,使该细胞(进而由该细胞构成的组织或器官)的性状改变或使该细胞的功能得到改善、提高。在该技术的一例中,利用了细胞膜透过性肽(cellpenetrating peptide:CPP)。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包含非专利文献1和非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LIM激酶2的作为核小体定位信号(Nucleolar localization signal:以下称为“NoLS”。)已知的序列号5所记载的氨基酸序列(载体肽片段)和目标外源物质的外源物质导入用构建体。该构建体由于包括具有细胞膜透过性的载体肽片段,所以能够将外源物质从真核细胞的外部导入该细胞的细胞质内。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1/013700号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281卷35号,2006年,pp.25223-25230
非专利文献2:ProteinPeptide Letters,17卷12号,2010年,pp.1480-1488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近年来,从医疗等的观点考虑,对以上述NoLS为代表的细胞膜透过性肽的关注提高,希望开发出更有效地将外源物质导入目标细胞的技术。另外,近年来,报道了癌或各种疾病(例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等)与核小体的异常的关联,对核小体的关注不断高涨。因此,希望开发出新的核小体标志物以及开发出向核小体转运外源物质的手段。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应对这样的期望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高效地将目标外源物质从真核细胞的外部至少导入该细胞的细胞质内(进而核小体内)的方法。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建体,其能够高效地将目标外源物质从真核细胞的外部导入该细胞的内部,该构建体具有载体肽片段和外源物质。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发明人为了提高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LIM激酶2的NoLS的细胞膜透过性,尝试了在序列号5所示的NoLS的氨基酸序列中各种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其结果发现,在将序列号5所示的NoLS的氨基酸序列的从N末端侧数第8位的天冬酰胺残基和第9位的天冬氨酸残基分别取代为碱性氨基酸残基(精氨酸残基或赖氨酸残基)的突变体中,细胞膜透过性提高,进而核小体转移性(定位性)提高。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取代并不是所谓的保守性取代(例如碱性氨基酸残基取代成其它的碱性氨基酸残基得到的序列),而是肽的电荷发生变化的取代。即,这里所公开的构建体是通过本发明发明人的大量的试错而得到从而完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亚合成株式会社,未经东亚合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971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