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AIE分子/葫芦脲7检测金刚烷胺的荧光探针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895571.0 | 申请日: | 2022-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57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 发明(设计)人: | 苏会芳;杜宪超;刘宏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阳师范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7D487/22 | 分类号: | C07D487/22;C07D213/20;C09K11/06;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郑州市华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2 | 代理人: | 张爱军 |
| 地址: | 45005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aie 分子 葫芦 检测 金刚烷胺 荧光 探针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AIE分子/葫芦脲7检测金刚烷胺的荧光探针及其检测方法,所述荧光探针的分子式为Csubgt;77/subgt;Hsubgt;74/subgt;INsubgt;29/subgt;Osubgt;14/subgt;,由葫芦脲7(CB[7])与聚集诱导发光分子(TPM)制成,其中CB[7]与TPM的摩尔比为1:1。本发明的荧光探针能够实现对溶液中金刚烷胺进行高灵敏检测,并体现了探针的特异性和选择性,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成本低、检测效率高,且利于对复杂微观系统的分析。本发明与传统的仪器分析检测方法相比,样品处理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实时检测,其检测成本大大降低。本发明探针能对溶液中的金刚烷胺进行检测,能实现单探针对氨基酸高度选择性的检测,能够达到测定快速以及实时检测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灵敏性荧光探针,特别是一种用于高灵敏检测金刚烷胺的荧光探针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金刚烷胺最早作为一种人用的抗病毒药物,具有较好的抵抗流感病毒、治疗流感的功效。但是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金刚烷胺逐渐移植并大量投入到畜禽类疾病的治疗中。由于对金刚烷胺使用计量的增大和使用频率的增加,使畜禽出现中毒现象,直接诱导病毒变异,产生较强的耐药性。同时人类在长期食用金刚烷胺药物过量的食品时,会使金刚烷胺药物进入人体并积累,产生心情烦躁、神经恍惚、身体疲劳、精神抑郁等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还会使人产生下肢肿胀、眩晕、言语不清、疲劳乏力等一些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
因此实现对金刚烷胺高灵敏检测显得尤为重要,而荧光检测方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检测成本低、操作方便以及实时检测的优点而备受人们的青睐。研究新型的用于检测溶液中金刚烷胺的荧光探针及荧光探针检测方法很有必要。
此外,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特性的荧光探针在溶液或分散状态下不发光,而在聚集状态下发光强烈(限制分子内运动受限机理,RIM),利用这种特性研发了许多荧光检测器,为荧光分析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高灵敏检测金刚烷胺的荧光探针及其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AIE分子/葫芦脲7检测金刚烷胺的荧光探针,所述荧光探针的分子式为C77H74IN29O14,结构式为:
所述荧光探针由葫芦脲7(CB[7])与聚集诱导发光分子(TPM)制成,其中CB[7]与TPM的摩尔比为1:1;CB[7]与TPM的结构式为:
所述的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葫芦脲7加蒸馏水溶解,得溶液A;
(2)取聚集诱导发光分子加二甲基亚砜溶解,得溶液B;
(3)将溶液A和溶液B混合后,加蒸馏水稀释,即得。
所述溶液A中葫芦脲7的浓度为1.0×10-3mol/L。
所述溶液B中聚集诱导发光分子的浓度为1.0×10-3mol/L。
将溶液A和溶液B按照葫芦脲7与聚集诱导发光分子的摩尔比为1:1的比例进行混合,在常温下反应30s,加蒸馏水稀释至总浓度为1.0×10-5mol/L,即得。
所述的荧光探针在检测金刚烷胺中的应用。
所述的荧光探针在检测溶液中金刚烷胺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阳师范学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955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