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倍捻丝的智能加捻设备及加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893572.1 | 申请日: | 202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618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钮春荣;郭建洋;李春林;李有红;王亮;李雪宁;孙欢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佩捷纺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3/28 | 分类号: | D01H13/28;D02J7/00;D01H13/04;D01H1/36;D01H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宋晓韵 |
地址: | 2238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倍捻丝 智能 加捻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倍捻丝的智能加捻设备及加捻方法,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一侧的底部设有循环加热系统,且循环加热系统分别包括吸风机、导气管、过滤网筒、加热仓、加热器、导引风机和导热管路,所述加热仓位于机架一侧的底部,所述加热仓内部顶部的一侧设有过滤网筒,所述加热仓内部底部的一侧设有导引风机,所述加热仓内部底部的一侧设有加热器,所述加热仓顶部的一侧连通有导气管;本发明通过循环加热系统的结构配合,可将热气体分为两组通道分别导入加捻机构和安装仓的纱线加捻处,且分别对每一回转所捻回纱线表面进行均匀全面地加热工作,防止纱线在加捻期间产生纬缩、脱纬和起圈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纱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倍捻丝的智能加捻设备及加捻方法。
背景技术
纱线是由短纤维或者长丝束相互抱合或纠缠后形成的具有一定物理性质和外观性质且适合于织造加工的线性集合体,加捻是成纱的必要手段,也是使纱线具有稳定性和可使用性的必要手段,是纱线成形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加捻丝,是以其长丝类加上捻度增加其强力和弹性为主要目的。
授权公告号CN111778599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加捻均匀的加捻装置,该加捻装置主要通过转动机构、缠线机构、限位机构、加捻盘和加热机构的结构配合,实现加捻盘能够在对不同尺寸的纱线进行加捻时进行限位,使装置对纱线进行加捻进线均匀,从而能够更加均匀地进行加捻,且能够有效地减小装置对纱线的磨损,但实际使用时,还会存有以下问题:
当加热机构对输送的纱线进行加热工作时,由于加热机构的排热风结构直接暴露在外,同时对纱线加热的接触面较小,难以均匀全面的对加捻输送发过程中的纱线加热处理,所起到的纱线毛绒清理效果也并不明显,并且,热气体直接排出外界,还会极大的增加加热机构的能耗;而纱线在加热清理期间,所清理的毛絮容易与纱线表面产生粘附,或者被气体吹至外界空气中,影响工作环境的质量,增加后续清理的工作难度;尽管通过限位机构有效避免发生纱线缠绕成团的现象,但限位机构的操作方式较为复杂不便,并且需要单独的驱动力让纱线水平往复位移,才可让纱线的收卷更为均匀,进一步增加装置工作所需的驱动能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倍捻丝的智能加捻设备及加捻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相关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倍捻丝的智能加捻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一侧的底部设有循环加热系统,且循环加热系统分别包括吸风机、导气管、过滤网筒、加热仓、加热器、导引风机和导热管路,所述加热仓位于机架一侧的底部,所述加热仓内部顶部的一侧设有过滤网筒,所述加热仓内部底部的一侧设有导引风机,所述加热仓内部底部的一侧设有加热器,所述加热仓顶部的一侧连通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一侧安装有相互连通的吸风机,所述加热仓一侧的底部连通有导热管路,且导热管路与导引风机对应连通;
所述机架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加捻机构,且加捻机构分别包括安装槽、皮带传动机构、驱动器、筒体、空心锭杆和中间管,所述安装槽安装在机架底部的中间位置处,所述安装槽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套设有空心锭杆,所述空心锭杆的顶部连通有中间管,所述中间管的外侧设有筒体,所述机架底部的一侧设有驱动器,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和空心锭杆的外侧设有传动连接的皮带传动机构,所述机架正面一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安装仓,所述导热管路的排气口分别延伸至安装仓和空心锭杆的内侧,所述机架的顶部设有卷辊,所述机架一侧的底部设有控制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佩捷纺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佩捷纺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935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交通监控数据通信传输方法及传输装置
- 下一篇:用于承台围堰的清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