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氰碱性镀锌工艺的补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91613.3 | 申请日: | 202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5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朱亦晨;李振;冯小珍;丛霄;王国奇;张永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3/22 | 分类号: | C25D3/22;C25D21/14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刘宏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碱性 镀锌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氰碱性镀锌工艺的补锌方法,将无氰碱性镀液中补锌前的锌离子浓度设为d1,将镀锌工艺要求的锌离子浓度设为D1,将无氰碱性镀液中补锌后的锌离子浓度设为d2;步骤如下:当0.9D1≤d1<D1时:将所述无氰碱性镀液升温至30~60℃,将装载有锌块的网篮浸泡于所述无氰碱性镀液中,直至d2≥D1;当d1<0.9D1时:将所述无氰碱性镀液升温至45~60℃,将装载有锌块的网篮浸泡于所述无氰碱性镀液中;将电源正极与所述装载有锌块的网篮相连;将电源负极与不锈钢板相连;通电处理,直至d2≥D1。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方法能有效保证溶液中锌离子含量的稳定,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氰电镀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无氰碱性镀锌工艺的补锌方法。
背景技术
电镀工艺是表面处理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氰化物为配位剂的综合性能优良的镀液体系。但是,氰化物属于剧毒化学品,极其微小的量就能立即致人死亡,航天标准中也已将氰化镀锌工艺列入《航天产品禁(限)用工艺目录》中。在镀锌领域,研究者所开发的无氰光亮酸性镀锌、光亮碱性镀锌等,已经在民品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由于传统的无氰碱性镀锌工艺采用锌板作为阳极,在电镀过程中失电子发生溶解反应,为镀液提供主盐离子。但在使用过程中,阳极随着溶解反应的进行,其尺寸会逐渐发生变化,当阴阳极面积比过高,阳极易发生钝化,无法有效为镀液提供Zn2+。而当阴阳极面积比过低时,阳极溶解速率过高,会导致溶液内Zn2+浓度迅速升高,Zn2+浓度过高时,会导致工件低电流密度区镀层发暗,严重影响镀层质量及镀液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氰碱性镀锌工艺的补锌装置及补锌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无氰碱性镀锌工艺的镀液中锌离子含量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无氰碱性镀锌工艺的补锌方法,将无氰碱性镀液中补锌前的锌离子浓度设为d1,将镀锌工艺要求的锌离子浓度设为D1或将镀锌工艺要求的锌离子浓度范围设为D1~D2,将无氰碱性镀液中补锌后的锌离子浓度设为d2,其中,D2>D1;d2>d1;
当0.9D1≤d1<D1时,采用如下步骤进行补锌:
将所述无氰碱性镀液升温至30~60℃,将装载有锌块的网篮浸泡于所述无氰碱性镀液中,直至d2≥D1;
当d1<0.9D1时,采用如下步骤进行补锌:
(1)将所述无氰碱性镀液升温至45~60℃,将装载有锌块的网篮浸泡于所述无氰碱性镀液中;
(2)设置电源,将所述电源正极与所述装载有锌块的网篮相连;
(3)将电源负极与不锈钢板相连,其中,所述不锈钢板浸泡在所述无氰碱性镀液中;
(4)通电处理,直至d2≥D1。
进一步地,所述装载有锌块的网篮包括金属骨架,以及设置在金属骨架内的金属网格,所述金属网格内固定有至少1个锌块,所述金属网格与所述锌块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916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