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氰碱性镀锌工艺的补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91613.3 | 申请日: | 202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5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朱亦晨;李振;冯小珍;丛霄;王国奇;张永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3/22 | 分类号: | C25D3/22;C25D21/14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刘宏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碱性 镀锌 工艺 方法 | ||
1.一种无氰碱性镀锌工艺的补锌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无氰碱性镀液中补锌前的锌离子浓度设为d1,将镀锌工艺要求的锌离子浓度设为D1或将镀锌工艺要求的锌离子浓度范围设为D1~D2,将无氰碱性镀液中补锌后的锌离子浓度设为d2,其中,D2>D1;d2>d1;
当0.9 D1≤d1<D1时,采用如下步骤进行补锌:
将所述无氰碱性镀液升温至30~60℃,将装载有锌块的网篮浸泡于所述无氰碱性镀液中,直至d2≥D1;
当d1<0.9D1时,采用如下步骤进行补锌:
(1)将所述无氰碱性镀液升温至45~60℃,将装载有锌块的网篮浸泡于所述无氰碱性镀液中;
(2)设置电源,将电源正极与所述装载有锌块的网篮相连;
(3)将电源负极与不锈钢板相连,其中,所述不锈钢板浸泡在所述无氰碱性镀液中;
(4)通电处理,直至d2≥D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氰碱性镀锌工艺的补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有锌块的网篮包括金属骨架,以及设置在金属骨架内的金属网格,所述金属网格内固定有至少1个锌块,所述金属网格与所述锌块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氰碱性镀锌工艺的补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有锌块的网篮超出所述无氰碱性镀液的一端设置有提竿和/或挂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氰碱性镀锌工艺的补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骨架及金属网格的材料为铁、不锈钢和钛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氰碱性镀锌工艺的补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格的尺寸为(1~5mm)×(1~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氰碱性镀锌工艺的补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锌块的尺寸为(50~100 mm)×(50 ~200 mm)×(10~2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氰碱性镀锌工艺的补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锌块的纯度为99.99%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氰碱性镀锌工艺的补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有锌块的网篮外包裹有阳极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氰碱性镀锌工艺的补锌方法,其特征在于,通电时的电流密度为0.5A/dm2~5A/dm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氰碱性镀锌工艺的补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2的大小采用如下方法获取:
先对补锌后的无氰碱性镀液进行搅拌处理,再采用EDTA滴定法进行测定,计算公式如下:
(1)
其中,ρZnO为氧化锌的浓度,ρZnO= d2;c为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V为消耗EDTA标准溶液体积;V试为所取镀液体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9161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