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然资源工程用监测标记装置及其标记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88155.8 | 申请日: | 2022-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8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 发明(设计)人: | 朱洪镔;余浙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市规划测绘设计院 |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B63H25/42;B63B43/04;H02J7/35;G08C17/02;G01C1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499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然资源 工程 监测 标记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自然资源工程用监测标记装置,包括漂浮主体(1)和漂浮主体(1)内的转向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结构(2)包括转向底座(21)、转盘(22)、收线盘架(23)、驱动齿环(24)、定向舵叶(25)、第一电机(26)和船桨(27),所述转向底座(21)的上端安装有转盘(22),所述转向底座(21)的内部还安装位于漂浮主体(1)下方的转盘(22),所述漂浮主体(1)的内部还安装有第一电机(26),所述转盘(22)的上端安装有驱动齿环(24),所述驱动齿环(24)的外侧与第一电机(26)的下端通过齿槽啮合传动,所述转向底座(21)的下端安装有船桨(27),所述转向底座(21)的下端还安装有定向舵叶(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资源工程用监测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主体(1)包括漂浮上壳体(11)、电源壳体(12)、无线集控模块(13)、密封圈(14)、太阳能板(15)和天线(16),所述漂浮上壳体(11)的内部安装有电源壳体(12),所述电源壳体(12)的一侧安装有无线集控模块(13),所述漂浮上壳体(11)的顶端安装有天线(16),所述天线(16)的外侧安装有密封圈(14),所述漂浮上壳体(11)的上端呈环形阵列有太阳能板(15),所述太阳能板(15)与电源壳体(12)和无线集控模块(13)为电性连接,所述无线集控模块(13)与第一电机(26)电性连接,所述22下表面的外侧安装有支撑转环(2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然资源工程用监测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底座(21)的下端安装有配重结构(5),所述配重结构(5)包括配重底壳(51)、泵体(52)和增压腔(54),所述配重底壳(51)的内部安装有泵体(52),所述泵体(52)的上端设有位于配重底壳(51)内的增压腔(5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然资源工程用监测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底座(21)的内部安装有连接结构(3),所述连接结构(3)包括防水外套(31)、送气管(34)和电线(35),所述防水外套(31)的内部安装有拉伸筋(32),所述拉伸筋(32)的内部安装有送气管(34),所述送气管(34)的内部安装有电线(35),所述电线(35)用于与泵体(52)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然资源工程用监测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外套(31)的内部还安装有防塌陷螺旋层(33),所述防塌陷螺旋层(33)用于增加防水外套(31)的横向支撑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然资源工程用监测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外套(31)的内部还安装有拉伸筋(32),所述拉伸筋(32)用于提高装置的抗拉伸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然资源工程用监测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盘架(23)的外侧安装有扩展外环(29),所述收线盘架(23)的内部设有收纳孔槽(30),所述连接结构(3)用于沿收纳孔槽(30)内部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然资源工程用监测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外环(29)的两端均安装有扩展结构(4),所述扩展结构(4)包括外滑套(41)、活动套(42)、滑动内轴(43)、弹簧(44)和连接转轴(45),所述扩展外环(29)的两端安装有活动套(42),所述活动套(42)的一侧安装有滑动内轴(43),所述滑动内轴(43)的一端安装有外滑套(41),所述外滑套(41)的一端安装有连接转轴(45),所述外滑套(41)与滑动内轴(43)的外侧安装有弹簧(4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然资源工程用监测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底壳(51)的上端安装有配重防护外架(55),所述电线(35)的内部还设有流通槽口(53),所述流通槽口(53)用于与增压腔(54)的内部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然资源工程用监测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
S1、移动方向调整:当转盘(22)整体转动时,转盘(22)能够同时带动转向底座(21)进行转动,转向底座(21)转动的同时,会改变船桨(27)位于收线盘架(23)侧边位置,通过改变船桨(27)的侧边位置,来调整装置整体的前进方向;
S2、远程遥控:通过船桨(27)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电机,驱动电机与无线集控模块(13)电性连接,通过太阳能板(15)接收太阳能转换成电力,再由电源壳体(12)分配各个驱动结构内,通过电源壳体(12)还能与外接设备连接,进行远程控制连接;
S3、水面定位:配重底壳(51)的自身具备相应的重量,使得配重底壳(51)能够下坠至水底,对漂浮主体(1)进行定位,同时可通过泵体(52)将水抽吸至增压腔(54)之中,增加装置整体的重量,使得配重底壳(51)整体的重量进一步加大,增加配重底壳(51)的下坠重力,对漂浮主体(1)起到更强的支撑效果;
S4、收纳:转向底座(21)转动的同时,带动连接结构(3)向内收纳,并通过收纳孔槽(30)将连接结构(3)卷曲在扩展外环(29)的外侧,且扩展外环(29)与收线盘架(23)的外侧呈转动连接,使得连接结构(3)缠绕在收线盘架(23)外侧时,也能实现收线盘架(23)的旋转动作,当收线盘架(23)旋转时,带动连接结构(3)向内拉入,并通过收纳孔槽(30)拉入装置内,从而将配重结构(5)向上拉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市规划测绘设计院,未经余姚市规划测绘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8815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