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指心电身份识别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81262.8 | 申请日: | 2022-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44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 发明(设计)人: | 闵杰青;刘晓梅;高园岗;李丽君;张恒星;段丽芬;敖凌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市儿童医院;郑州中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21/32 | 分类号: | G06F21/32;G06K9/62;G06N3/04;G06N3/08;A61B5/0205 |
| 代理公司: | 南昌旭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50 | 代理人: | 彭琰 |
| 地址: | 65000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指 身份 识别 方法 系统 可读 存储 介质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指心电身份识别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涉及身份识别技术领域,该手指心电身份识别方法包括:采集待识别用户手指的心电数据;对所述心电数据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心电数据进行数据计算,以获取完整的心拍数据;提取所述心拍数据的波形特征,以构建识别特征信息;将所述识别特征信息与注册用户信息进行匹配,以得到所述待识别用户的匹配值;判断所述匹配值是否超过预设阈值;若是,所述待识别用户的身份识别成功。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采集数据效率低并且识别速度慢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身份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指心电身份识别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身份识别技术逐渐取代传统机械钥匙及密码识别,生物身份识别技术是指利用人体生物特征或者行为特征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技术。目前常用的基生物身份识别技术包括人脸识别、声纹识别、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以上身份识别技术给生活带来的极大便捷的同时也存在生物特征易被篡改和仿制的风险,而心电身份识别是一种活体身份识别,难以被伪造,防欺骗性能较高,基于活体身份识别是当前非常有效的安全技术手段之一。
目前比较常见的心电身份识别需要贴近待识别用户的心脏来获取心电数据并基于深度学习模型识别待识别用户身份,但是,需要贴近待识别用户的心脏来获取心电数据,这种采集数据方式效率低,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识别身份方法比较耗时,识别速度慢。
因此,现有的心电身份识别方法普遍存在采集数据效率低并且识别速度慢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指心电身份识别、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采集数据效率低并且识别速度慢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手指心电身份识别方法,所述手指心电身份识别方法包括:
采集待识别用户手指的心电数据;
对所述心电数据进行预处理;
对预处理后的心电数据进行数据计算,以获取完整的心拍数据;
提取所述心拍数据的波形特征,以构建识别特征信息;
将所述识别特征信息与注册用户信息进行匹配,以得到所述待识别用户的匹配值;
判断所述匹配值是否超过预设阈值;
若是,所述待识别用户的身份识别成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手指心电身份识别方法,具体为,采集待识别用户手指的心电数据;对心电数据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心电数据进行数据计算,以获取完整的心拍数据;提取心拍数据的特征,以构建识别特征信息;将识别特征信息与注册用户信息进行匹配,以得到所述待识别用户的匹配值;判断所述匹配值是否超过预设阈值,进而获得待识别用户的身份识别结果,该手指心电身份识别方法无需贴近心脏采集心电数据,采集数据效率高,方法简单高效,识别速度快,避免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识别身份方法比较耗时,识别速度慢。从而解决了普遍存在采集数据效率低并且识别速度慢的技术问题。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对预处理后的心电数据进行数据计算,以获取完整的心拍数据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预处理后的心电数据的极值点Y(xi);
根据所述极值点Y(xi)进行数据计算,以得出R波阈值m;
判断所述极值点Y(xi)中相邻两极值点是否均大于R波阈值m;
若是,获取相邻两极值点所述对应的时刻T(xi)和时刻T(xi+1);
基于所述时刻T(xi)和所述时刻T(xi+1)对所述心电数据进行分割,以提取心拍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市儿童医院;郑州中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明市儿童医院;郑州中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812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