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微分数据增强的信息交互融合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76226.2 | 申请日: | 2022-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65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 发明(设计)人: | 何群;赵汝春;江国乾;谢平;陈慧轩;苏楠;王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M13/021 | 分类号: | G01M13/021;G01M13/028;G06F17/13;G06F17/15;G06F17/18;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田秀芬 |
| 地址: | 06600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微分 数据 增强 信息 交互 融合 齿轮箱 故障诊断 方法 | ||
1.一种基于微分数据增强的信息交互融合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风电齿轮箱中传感器的原始数据;
S2:对采集的原始数据分别进行一阶微分和二阶微分操作,得到含有原始数据互补信息的一阶微分数据和二阶微分数据;
S3:将一阶微分数据、二阶微分数据和原始数据在卷积网络进行特征提取后并行输入到信息交互融合模块进行特征交互融合,输出多个交互融合特征向量;
S4:将多个特征融合特征向量在通道维度拼接并输入到故障分类模块得到最终故障诊断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分数据增强的信息交互融合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S1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S11:将所获得的风电齿轮箱原始数据根据故障类型的数目进行打标;
S12:采用z-score方法对所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S13:将标准化的原始数据利用滑动窗口切分成长度相等的片段,得到可供网络训练使用的数据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分数据增强的信息交互融合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S2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将S13中切分的原始数据分别进行一阶微分操作和二阶微分操作,得到含有原始数据互补信息的一阶微分数据和二阶微分数据;
数字微分公式如下:
其中,x(t)为t时刻数值,x′(t)为t时刻微分后数值;
采用如下公式处理数据:
Δf(k)=f(k+1)-f(k)
Δ2f(k)=Δf(k+1)-Δf(k)
其中,f(k)表示k时刻原始数值,Δf(k)表示k时刻一阶微分数值,Δ2f(k)表示k时刻二阶微分数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分数据增强的信息交互融合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S3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S31:将一阶微分数据、二阶微分数据和原始数据分别在卷积网络进行特征提取,得到三个输入信息;
S32:将三个输入信息作为并行输入,使用计算平均值的方式压缩输入信息特征维度,得到三个压缩的特征;
S33:将三个压缩的特征在通道维度拼接;
S34:对拼接的特征使用两个全连接层提取特征并将特征扩展到与输入信息相同维度大小,全连接层中间使用Relu激活函数优化提取过程,在全连接层后使用Sigmoid激活函数获取输入信息权重;重复三次得到与三个输入信息对应的权重;
S35:将三个输入信息分别与对应权重相乘,得到赋予权重的三个输入信息,完成信息交互融合模块的特征交互融合过程;
步骤S36:将赋予权重的三个输入信息经过卷积网络特征提取后再次作为输入经过信息交互融合模块,进行第二次特征提取与特征交互融合;
步骤S37:将第二次赋予权重的三个输入信息在通道维度拼接,得到信息交互融合模块的最终输出特征向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分数据增强的信息交互融合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S4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S41:将信息交互融合模块的最终输出特征向量使用两个全连接层进一步提取特征并使输出通道数量与分类数量相同,全连接层中间使用Relu激活函数优化提取过程,得到进一步提取的状态特征向量;
S42:将进一步提取的状态特征向量输入到具有交叉熵损失函数的Softmax分类器中,所得的结果作为网络的输出,得到最后的诊断结果,其中交叉熵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M为故障类别数量,N为样本数量,yic为符号函数,当观测样本i和样本c的类别相同时yic取1,否则取0,pic为观测样本i和样本c的预测概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7622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