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线馈源以及一种包括该天线馈源的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70811.1 | 申请日: | 2022-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73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陈鹏羽;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罗斯通信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50 | 分类号: | H01Q1/50;H01Q15/16;H01Q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新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6 | 代理人: | 杨胜军 |
地址: | 21534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线 馈源 以及 包括 | ||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天线馈源以及一种包括该天线馈源的天线,天线馈源包括波导管、介质支撑块和反射面,介质支撑块较小的一端连接至波导管,介质支撑块与较小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具有凹陷的内表面,介质支撑块有纵向轴线且内表面关于纵向轴线对称,反射面贴合在内表面上,在介质支撑块的纵向剖面中,内表面在纵向轴线的一侧至少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样条分段,第二样条分段离纵向轴线的距离比第三样条分段离纵向轴线的距离大且比第一样条分段离纵向轴线的距离小,第一、第二和第三样条分段的切线和纵向轴线之间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夹角分别在第一、第二和第三角度范围内,第二角度范围中的最小角度大于第一角度范围和第三角度范围中的最大角度。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微波通信天线,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天线馈源以及一种包括该天线馈源的天线。
背景技术
为了形成反射面天线用于发射无线信号,无论是前馈式反射面天线还是后馈式反射面天线都需要良好设计的天线馈源。
在现有技术之中,天线馈源所包括的介质支撑块的直径大于等于天线馈源的工作频率相对应的波长的2倍。与此同时,天线馈源所包括的反射面的直径也大于等于天线馈源的工作频率相对应的波长的2倍。此外,介质支撑块的外径上还配备有多道环形槽或者齿。
上述设计一方面使得天线馈源体积较大,进而使得天线馈源耗费的材料较多重量重而且成本高,另一方面也使得天线馈源的结构强度较低,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有鉴于对于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的深刻理解,即现有的天线馈源体积大而且性能较差,本公开内容的发明人在本案中提出一种介质支撑块的外形近似于水杯形,杯身为圆柱形的结构,这将会去除现有技术中在介质支撑块所设置的环形槽,从而降低了结构性风险以及应力释放造成的介质开裂风险,进而降低了加工难度以及加工成本并且提高了批量合格率。
依据本公开内容所提出的介质支撑块的最大直接也不大于天线馈源所工作在的作频率相对应的波长的2倍,减小了形成介质支撑块的材料的直径,降低了馈源的材料成本;与此同时,依据本公开内容的天线馈源的辐射性能也同样优异。
具体而言,本公开内容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天线馈源,所述天线馈源包括:
波导管,所述波导管被构造用于电连接待发射信号;
介质支撑块,所述介质支撑块较小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波导管,并且所述介质支撑块与所述较小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具有凹陷的内表面,所述介质支撑块具有纵向轴线并且所述内表面关于所述纵向轴线对称;以及
反射面,所述反射面被构造为贴合在所述内表面上,
其中,在所述介质支撑块的纵向剖面中,所述内表面在所述纵向轴线的一侧至少具有第一样条分段、第二样条分段和第三样条分段,其中,所述第二样条分段离所述纵向轴线的距离比所述第三样条分段离所述纵向轴线的距离大并且比所述第一样条分段离所述纵向轴线的距离小,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样条分段的切线和所述纵向轴线之间的第一夹角在第一角度范围内,所述第二样条分段的切线和所述纵向轴线之间的第二夹角在第二角度范围内,并且所述第三样条分段的切线和所述纵向轴线之间的第三夹角在第三角度范围内,其中,所述第二角度范围中的最小角度大于所述第一角度范围和所述第三角度范围中的最大角度。
在依据本公开内容的天线馈源之中,由于对介质支撑块的内表面做了至少三段式的样条形状设置,而且所述第二角度范围中的最小角度大于所述第一角度范围和所述第三角度范围中的最大角度,从而使得介质支撑块的内表面先陡后坡再陡,这样的形状设置能够在减小介质支撑块的尺寸的同时还能够保持对于信号的传输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罗斯通信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普罗斯通信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708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