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癌症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预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66246.1 | 申请日: | 2022-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32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玲;田旭;艾莲;刘利;何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G16H50/30 | 分类号: | G16H50/30;G16H10/60;G16H50/70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穆祥维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癌症 患者 picc 导管 相关性 静脉 血栓形成 风险 预测 系统 | ||
1.癌症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危险因素模块、综合危险度与危险系数模块、风险得分模块和对比划分模块;其中,
所述危险因素模块用于获得成年癌症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13个独立危险因素,所述13个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有无肿瘤转移、是否输注TPN、年龄、肿瘤分期、置入静脉、导管尖端位置、APTT水平、D-二聚体、病理类型、有无糖尿病、有无血栓史、置管期间化疗史及有无高血脂;
所述综合危险度与危险系数模块用于获得13个独立危险因素对应的综合危险度C和综合危险系数,见下表:
其中,患者的肿瘤分期及有无肿瘤转移的综合危险度通过肿瘤科医生借助CT、MRI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得出;置入静脉的综合危险度通过置管操作的护士判断和选择适合穿刺的静脉得出;导管尖端位置的综合危险度通过借助X线摄片后得出;APTT水平及D-二聚体的综合危险度通过患者血液进行精密化验后得出;病理类型的综合危险度通过患者发病部位的手术或者穿刺活检后进行病理学判断得出;有无糖尿病和高血脂的综合危险度通过借助血液检验后得出;有无血栓史的综合危险度通过借助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血管扫查后判断得出;
所述风险得分模块用于根据获得的13个独立危险因素对应的综合危险度C和综合危险系数按下式计算患者风险得分:
Logit(p)=-2.336+0.978×C有无肿瘤转移+1.613×C是否输注TPN+0.940×C年龄+1.157×C肿瘤分期+1.411×C置入静脉+1.157×C导管尖端位置+0.802×CAPTT水平+1.416×CD-二聚体+1.340×C病理类型+0.854×C有无糖尿病+1.169×C有无血栓史+1.154×C置管期间化疗史+0.285×C有无高血脂
其中,Logit(p)为患者风险得分;
所述对比划分模块用于将患者风险得分与系统验证后得出的诊断界值4.4635进行对比,若患者风险得分高于诊断界值则将患者划分为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高风险人群,反之则将患者划分为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低风险人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癌症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在外部临床数据验证后得到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38,约登指数为0.281,灵敏度为67.7%,特异度为6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未经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6624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