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太阳能的电力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62053.9 | 申请日: | 2022-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64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 发明(设计)人: | 翁俊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翁俊钦 |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H02B1/28;H02B1/30;H02B1/32;H02S10/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太阳能 电力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太阳能的电力设备,其结构包括控制柜、柜门、太阳能板,柜门与控制柜前方内部活动卡合,太阳能板安装在控制柜内顶部,控制柜包括柜体、控制板、排气孔、收集机构,控制板设在柜体内部,通过在柜体内部设有收集机构,收集机构与排气孔的位置一一对应,从排气孔进入的蚊虫收集在收集管内部,能减少蚊虫进入到柜体内部对控制板的电子元件造成损坏,同时通过积水块对进入的雨水收集处理,减少控制板出现短路的现象,有利于控制柜正常对机械设备控制,通过在太阳能板底部设有收集板,收集板对雨水引流,雨水沿着引流管往柜体外部排放,减少出现太阳能板长期浸泡在雨水中的现象,有利于延长太阳能板的使用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到一种利用太阳能的电力设备。
背景技术
采用太阳能控制柜用于对机械设备控制处理,通过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换成为电能供设备使用,通过控制面板对机械设备控制;现有技术中采用控制柜用于对机械设备控制处理时,由于柜体的侧面设有排气孔,当控制柜运行时,柜体内部的温度较高,导致外界的蚊虫受到吸引而进入到柜体内部,易对柜体内部的电子元件造成损坏,影响控制柜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采用控制柜用于对机械设备控制处理时,由于柜体的侧面设有排气孔,当控制柜运行时,柜体内部的温度较高,导致外界的蚊虫受到吸引而进入到柜体内部,易对柜体内部的电子元件造成损坏,影响控制柜的正常使用,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太阳能的电力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利用太阳能的电力设备,其结构包括控制柜、柜门、太阳能板,所述柜门与控制柜前方内部活动卡合,所述太阳能板安装在控制柜内顶部。
所述控制柜包括柜体、控制板、排气孔、收集机构,所述控制板设在柜体内部,所述排气孔贯穿柜体右侧内外壁,所述收集机构安装在柜体右侧内部,所述收集机构与排气孔的位置一一对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集机构包括固定板、第一磁块、收集管,所述第一磁块嵌固在固定板内顶部,所述收集管顶端与固定板底面相连接,所述柜体整体为金属材质,通过第一磁块与柜体通过磁力活动配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集管包括第一管体、挡板、积水块,所述挡板安装在第一管体后端内部,所述积水块设在第一管体内中部靠下方位置,所述挡板整体为金属滤网状,通过挡板能对蚊虫阻挡,减少蚊虫进入到柜体内部,所述第一管体整体为金属材质,且为贯通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积水块包括块体、磁板、进液孔、浮动板、密封塞,所述磁板上表面与块体底面相固定,所述进液孔贯穿块体上表面的内外壁,所述浮动板安装在块体内顶部,且与进液孔后端卡合,所述密封塞与块体正面靠底端的内壁活动卡合,所述块体内部为空心结构,且正面靠底部位置设有通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浮动板包括板体、限位条、浮块,所述限位条顶端与板体上表面相固定,所述浮块底端安装在板体上表面中部,所述浮块整体为泡沫材质,具有漂浮性,通过浮块受到液体的浮力作用而带动板体上浮,使得板体卡在进液孔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太阳能板包括板块、收集板、进水口、导线、引流管,所述收集板上表面与板块底面相固定,所述进水口贯穿收集板上表面的内外壁,所述导线安装在收集板下方,且与板块相连接,所述引流管设在收集板左侧下方,且与收集板相连通,所述收集板内部为空心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流管包括连接管、排水管、螺纹管,所述排水管顶端通过螺纹管与连接管内底部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管内底部设有螺纹孔,通过螺纹管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管包括第二管体、第二磁块、卡板、连接条,所述第二磁块底面固定在第二管体顶端表面,所述卡板设在第二管体内部,所述连接条两端安装在卡板外壁及第二管体内顶部之间,所述连接条整体为橡胶材质,具有伸缩性,能对卡板限位,有利于卡板与第二管体内顶部活动卡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翁俊钦,未经翁俊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620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