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气液柱进行加强的植入式柔性神经微电极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55793.X | 申请日: | 202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3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裴为华;王阳;陈英;袁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5/294 | 分类号: | A61B5/294;A61B5/268;A61B5/263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文思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气液柱 进行 加强 植入 柔性 神经 微电极 | ||
1.一种利用气液柱进行加强的植入式柔性神经微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紧密接合的柔性层(10)、记录电极层(20)及柔性绝缘层(30);其中,
所述柔性层(10)包括:柔性外壳(101)、空腔(102)及气液体注入口(103),其中,所述柔性外壳(101)内部形成所述空腔(102),所述气液体注入口(103)与所述空腔(102)连接;
所述记录电极层(20)包括:多个电极记录位点(201)、多个电极走线(202)及多个后端连接pad(203),所述记录电极层(20)通过所述多个电极记录位点(201)获取神经信号,并经所述多个电极走线(202)及所述多个后端连接pad(203)将所述神经信号传输至外部信号处理系统;
所述柔性绝缘层(30),其作为所述记录电极层(20)的上覆盖层,以使所述记录电极层(20)仅暴露出所述多个电极记录位点(201)和所述多个后端连接pad(203),从而实现对所述神经信号的记录。
2.一种利用气液柱进行加强的植入式柔性神经微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绝缘层(30)包括:柔性材料主体(301)、多个前端电极位点暴露孔(302)及多个后端pad暴露孔(303);其中,
所述柔性材料主体(301)一端形成所述多个前端电极位点暴露孔(302),所述多个前端电极位点暴露孔(302)与所述多个电极记录位点(201)一一对应;
所述柔性材料主体(301)的另一端形成所述多个后端pad暴露孔(303),所述多个后端pad暴露孔(303)与所述多个后端连接pad(203)一一对应,以使所述多个后端连接pad(203)暴露在外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气液柱进行加强的植入式柔性神经微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体注入口(103)与所述空腔(102)连通,且所述气液体注入口(103)的内直径大于所述空腔(102)的内直径;其中,所述气液体注入口(103)用于向所述空腔(102)内接入气体或液体,以使增强所述柔性层(10)的硬度,便于该神经微电极植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气液柱进行加强的植入式柔性神经微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层(10)及所述柔性绝缘层(30)均由柔性材料构成,所述柔性材料为与生物相容的柔性高分子聚合物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气液柱进行加强的植入式柔性神经微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极记录位点(201)、所述多个电极走线(202)及所述多个后端连接pad(203)均由导电材料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气液柱进行加强的植入式柔性神经微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层(10)及所述柔性绝缘层(30)的层厚小于1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5579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卫车车厢内部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辣椒深加工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