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角帆蚌外套膜细胞的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52072.3 | 申请日: | 202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75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娟;白志毅;李雪男;王贺;冯上乐;付元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5/07 | 分类号: | C12N5/07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曹莉 |
地址: | 2013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角帆 外套膜 细胞 培养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角帆蚌外套膜细胞的培养方法,培养方法通过添加外源生长因子和必须营养素、优化培养体系,及优化组织游离细胞获取程序,通过光学显微镜观测及细胞周期检测,结合传代细胞种属的COI基因分子鉴定,实现三角帆蚌外套膜组织细胞体外培养与传代。该发明包括三角帆蚌自体血清的获取和处理,组织的获取和处理,混合消化酶处理并收集游离细胞,细胞增殖培养基配制,及进行细胞原代及传代培养,能够提高细胞的存活能力和增殖活性,经过4‑5天的培养即可长满培养瓶,从而有效缩短培养时间,实现细胞传代培养;本发明的细胞增殖培养基配方简单,而且相比现有的培养基,可以有效降低杂菌污染的概率,更有效维持外套膜细胞的增殖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细胞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角帆蚌外套膜细胞的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细胞培养技术广泛应用于染色体分析、细胞代谢、癌变机制、病毒的分离和鉴定以及药物筛选等研究领域(薛庆善.体外培养的原理与技术[M].科学出版社,2000,pp:16-23)。如果能够建立贝类的细胞系,必将为深入研究贝类病害机理,实现人工育珠的人工控制等方面提供极大便利。但到目前为止,在水生的无脊椎动物的细胞培养中,也仅建立了一种淡水蜗牛担轮幼虫胚胎(Biomphalaria glabrata embryonic,BGE)细胞系。而在贝类的细胞培养中还尚未建立起成功的细胞系。这仍然是当前国际上的攻关课题。
贝类的外套膜组织不仅作为贝类的保护性器官,而且具有分泌有机基质、形成碳酸钙结晶的功能,是形成贝壳和珍珠最重要的组织(李云娟,盛军庆,王军花等.池蝶蚌外套膜的组织学观察[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9,33(03):279-284.),因此外套膜细胞的培养对水生贝类具有重要意义。但贝类外套膜组织属于高度分化的器官,在体外游离培养过程中分裂增殖能力较弱,会出现细胞不贴壁不增殖,同时培养过程中极易沾染细菌微生物等影响细胞生长的生物。因此,若要深入进行贝类病害机理、人工育珠、基因功能分析等研究,有必要对三角帆蚌外套膜细胞的培养方法和培养基进行改进,以延长细胞培养时间,提高细胞增殖活力,甚至建立起细胞系。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角帆蚌外套膜细胞的培养方法。即通过对组织的充分消毒处理,减少细菌和微生物的污染,从而采用胰蛋白酶对组织块进行消化,将消化后细胞接种到培养瓶中,加入细胞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三角帆蚌外套膜细胞的培养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自体血清的获取和处理:使用无菌的1mL注射器从三角帆蚌血窦部位抽取非抗凝淋巴血,置于15mL无菌离心管中离心,先使用0.45μm滤膜过滤两次上清液,后56℃孵育30min,最后使用0.22μm滤膜过滤两次,封口放置-20℃冰箱储存,得到三角帆蚌自体血清;
(2)、组织的获取和处理:使用75%酒精喷洒其表面,对外壳进行杀菌处理,时间为20min左右,开壳后用棉球擦拭两侧三角帆蚌壳的外套膜部位,并用灭菌的滤纸去除外套膜表面粘液,然后放置在预冷的PBS缓冲液中暂时保存;PBS缓冲液清洗3-5遍,75%酒精溶液清洗10s,依次用2%、10%、20%、10%、2%的梯度三抗清洗外套膜组织,最后将清洗的外套膜组织置PBS缓冲液中进行涮洗;
(3)、剪碎处理:使用无菌剪刀将外套膜组织剪至1mm左右大小,剪碎后加入两倍体积的0.25%胰蛋白酶和0.1%胶原蛋白酶混合液(美国Gibco)进行消化;
(4)、组织消化:4-6℃低温过夜消化外套膜组织8-15h,然后在35-38℃条件下继续消化20-25min,最后加入完全培养基终止反应,其中,完全培养基包含:10%三角帆蚌自体血清和RPMI-1640培养基;
(5)、收集细胞:分别用200目、400目细胞筛对消化后的细胞悬液过滤到无菌离心管中,收集细胞悬液,离心,弃上清,收集细胞沉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520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解气态物质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模具加工的冲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