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847761.5 | 申请日: | 202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76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美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昊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3/42 | 分类号: | C08G63/42;C08G63/78;C08G63/85;C08G63/87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韩百翠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方法,本发明以四氯化锡为路易斯酸,以4‑氨基吡啶为路易斯碱,并负载于沸石ZSM‑5分子筛上制备得到复合催化剂,采用该催化剂催化丁二酸酐和四氢呋喃聚合反应,得到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从而在温和的条件下,显著提高单体转化率,同时降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制备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其性能介于聚乙烯和聚丙烯之间,可直接做为塑料加工使用。其结构单元中含有易水解的酯基,在堆肥等接触特定微生物等条件下,易被自然界中的多种微生物或动、植物内的酶分解、代谢,最终形成CO2和H2O,而避免污染环境。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通常是通过缩合聚合反应制备,其常用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直接酯化法:以丁二酸和过量的1,4-丁二醇为原料,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进行脱水缩合形成具有端羟基的低聚物,然后再在较高的温度以及较高的真空度条件下脱去过量的二元醇,制备得到PBS;根据聚合方法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熔融缩聚法和溶液缩聚法等;(2)酯交换法:在高温高真空度条件下,丁二酸二甲酯与1,4-丁二醇在催化剂催化作用脱去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得到PBS;(3)扩链反应法:采用扩链剂与端羟基聚酯预聚物进行反应,从而达到提高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目的。由于缩聚反应的同时存在着逆向反应,也就是解聚反应,其平衡常数较低,因此在反应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排除小分子物质,以控制化学反应向正方向进行,从而获得相对分子量较高的聚酯。但事实上,在缩聚反应的后期,聚合温度往往会超过200℃,因此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一系列副反应,这样就会影响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以及性质。
综上,在制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领域中,通过缩聚方法制备存在着反应条件苛刻,需要脱除小分子等繁琐操作。此外,生产共聚单体1,4-丁二醇(BDO)的技术壁垒较高且原料来源有限,导致BDO价格昂贵。因此,提供一种反应条件温和、原料价格低廉、来源广泛的制备方法制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显得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方法,本发明以四氯化锡为路易斯酸,以4-氨基吡啶为路易斯碱,并负载于沸石ZSM-5分子筛上制备得到复合催化剂,采用该催化剂催化丁二酸酐和四氢呋喃聚合反应,得到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从而在温和的条件下,显著提高单体转化率,同时降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制备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将四氯化锡和4-氨基吡啶加入蒸馏水中,再加入沸石ZSM-5分子筛,搅拌得悬浮液,室温搅拌8~12h,再在80~90℃下搅拌3~5h,离心并将得到的固体物干燥,研磨并过100目筛,得复合催化剂;
(2)制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以二甲苯为溶剂,在复合催化剂催化下,丁二酸酐和四氢呋喃100~120℃下聚合反应3~10h,聚合反应完成后,采用无水乙醇沉淀,过滤,干燥得到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四氯化锡和4-氨基吡啶的质量比为1:0.8~1.2,优选质量比1:1。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四氯化锡和4-氨基吡啶总质量与沸石ZSM-5分子筛的质量比为1:1.8~2.2,优选1:2。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四氯化锡和4-氨基吡啶总质量与蒸馏水的比例为3~8:100,优选5:10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丁二酸酐、四氢呋喃质量比为110~115:85~90,优选112:88。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丁二酸酐和四氢呋喃的总质量与复合催化剂的质量比为200:0.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昊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昊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477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