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零部件用取料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47231.0 | 申请日: | 202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23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李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英维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B65G47/74;B65G43/08;B65G47/22;B23P1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汇诚汇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23 | 代理人: | 顾品荧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零部件 用取料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用取料机构,包括配合使用的第一取料机构、第二取料机构,第一取料机构位于分料机构处,用以自分料机构中取出产品;第二取料机构安装在机械手上,用以自第一取料机构中取出产品并将其预装到预装位上。第一取料机构包括在翻转驱动部作用下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的取料组件,取料组件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夹持部,且当取料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取料组件能在直线驱动部作用下沿夹持部布设方向上移动,以使每个夹持部均能对准分料机构的出料口。本发明的取料机构能有效提高自动化装配过程中的取料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取料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的汽车零部件用取料机构。
背景技术
簧片螺母是汽车上的重要零部件之一,用以实现两个部件间的紧固连接。使用时,一般先将簧片螺母预装在一个部件的安装槽内,再将另一个部件通过紧固螺钉与簧片螺母紧固连接即可。传统的簧片螺母预装多采用人工装配的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装配质量无法保证。基于此,一些厂家开发了利用机械手进行自动取料、自动装配的设备,但对于需预装多个簧片螺母的部件来说,现有的取料设备每次只能取放单个簧片螺母,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用取料机构,提高了取料效率。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零部件用取料机构,包括配合使用的第一取料机构、第二取料机构,第一取料机构位于分料机构处,用以自分料机构中取出产品;第二取料机构安装在机械手上,用以自第一取料机构中取出产品并将其预装到预装位上;
第一取料机构包括在翻转驱动部作用下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的取料组件,取料组件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夹持部,且当取料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取料组件能在直线驱动部作用下沿夹持部布设方向上移动,以使每个夹持部均能对准分料机构的出料口。
工作时,首先通过翻转驱动部将取料组件翻转至第一位置处,然后通过直线驱动部驱动取料组件移动,以使每个夹持部分别对准分料机构的出料口,以依次夹持出料口处的产品;当所有夹持部均夹持好产品后,通过翻转驱动部将取料组件翻转至第二位置,此时,在机械手的动作下第二取料机构能移动至第二位置处,并将多个夹持部上的产品取走,然后第二取料机构移动至汽车部件的安装槽处,并将产品预装到对应的安装槽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分料机构、第一取料机构、第二取料机构、机械手的配合实现了产品的自动取料及自动装配,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2、通过在第一取料机构中设置多个夹持部能在第一取料机构单次行程中同时夹取多个产品,再通过第二取料机构在单次行程中夹取第一取料机构上的多个产品,进而有效节省了第二取料机构在第一取料机构及预装位之间的往复移动路程,提高了取料效率;
3、通过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的设置将第一取料机构与分料机构、第二取料机构的配合位置分开,增大了各机构动作的可操作空间,避免机构间的互相干扰。
进一步来说,第一取料机构包括底板,底板上沿夹持部布设方向上滑动设置有滑移板,滑移板上分别安装有翻转驱动部、取料组件,且取料组件与翻转驱动部连接,以在翻转驱动部的作用下翻转。将翻转驱动部、取料组件均设置在滑移板上,使得翻转驱动部能随取料组件同步滑移,既保证了取料组件的翻转和直线移动的正常进行,又减少了翻转驱动部的装配难度。
进一步来说,翻转驱动部固接在滑移板上的一对安装座,一对安装座上共同安装有转轴,且转轴的一端与固接在滑移板上的翻转电机连接。
进一步来说,取料组件包括位于一对安装座之间且与转轴固接的取料基板,转轴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以连接取料基板的基板平槽。翻转电机启动时,转轴随之转动,进而带动取料基板转动,夹持部随之转动。在转轴上开设基板平槽能增加转轴与取料基板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转轴与取料基板的连接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英维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英维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472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