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排气管道的薄壁构件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40891.6 | 申请日: | 202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7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万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1/56 | 分类号: | B28B21/56;B28B21/14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甘莹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排气 管道 薄壁 构件 制造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建筑排气道成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于排气管道的薄壁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预备并设置底模,底模具有第一、第二表面,第一、第二表面于相交处形成夹角;S2:在第一、第二表面上分别设置第一隔离层,并在底模的两端分别设置端框和边条,围合形成一容置空间;S3:向容置空间内注入浆料;S4:预备一顶模压设于浆料上,并在顶模与浆料之间设置第二隔离层;S5:启动第一动力装置带动顶模和/或底模振动;S6:停止振动,提起顶模;S7:待浆料固化,拆除第二隔离层、端框和边条,取出成型的薄壁构件。采用上述方法,投入成本少,生产效率高,产品合格率高,减小工人劳动强度,生产占地面积小,方便流水线作业。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建筑排气道成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排气管道的薄壁构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领域,一般采用薄壁构件来围合形成排气管道。而薄壁构件的成型工艺,目前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人工制造,其主要步骤包括:
S1:设置底模;
S2:在底模两端设置端框、在端框左右两侧设置边条围合成一纵截面呈L型的凹空间;
S3:在上述纵截面呈L型的凹空间内表面刷脱模剂;
S4:在纵截面呈L型的凹空间设置浆料,浆料中设置增强网;
S5:待浆料固化,拆除端框、边条,取出L型排气管道成品。
采用这种方法,每一步都需人工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效率低,成品壁厚尺寸难控,外观差,而且无振捣,成品强度也较差。
为解决上述人工成本高,效率低,成品质量差的问题,有些厂家对工艺进行了改进,即是第二种成型工艺,为自动制造,其主要步骤包括:
S1:设置底模;
S2:在底模两端设置端框、在端框左右两侧设置边条围合成一纵截面呈L型的凹空间;
S3:在上述纵截面呈L型的凹空间内表面刷脱模剂;
S4:在上述纵截面呈L型的凹空间内设置增强网;
S5:将装有浆料的L型斗由一端的L型端框沿L型底模移动至另一端的L型端框,在移动的过程中浆料向下注入并填满L型的凹空间,
S6:待浆料固化,拆除端框、边条,取出薄壁构件成品。
采用这种成型工艺,虽然解决了上述人工成本高的问题,但同时又带来了新的问题,即是投资成本过高,维护成本高,成型边角经常出现缺料或多料,无振捣,成品强度也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排气管道的薄壁构件的制造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薄壁构件强度不高、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排气管道的薄壁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S1:预备并设置底模,所述底模沿其长度方向具有相交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于相交处形成夹角;
S2:在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上分别设置第一隔离层,并在所述底模的两端分别设置端框,并在所述端框顶部设置边条,围合形成一容置空间;
S3:向所述容置空间内注入浆料;
S4:预备一顶模压设于所述浆料上,并在所述顶模与所述浆料之间设置可使所述顶模与所述浆料分离的第二隔离层;
S5:启动第一动力装置带动所述顶模和/或所述底模振动;
S6:停止振动,提起所述顶模,所述顶模与所述第二隔离层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万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万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408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