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电玻璃显示屏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838906.5 | 申请日: | 202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494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恩倍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G09G3/3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许美红 |
地址: | 43007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 玻璃 显示屏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电玻璃显示屏,包括玻璃基板,其上依次形成种子层和铜膜层,在铜膜层上印刷电路,在该电路上焊接多个发光显示单元,形成发光阵列;每个发光显示单元包括驱动芯片和一组裸晶芯片,每组裸晶芯片包括红、绿、蓝三种裸晶发光芯片,呈品字型或者一字型排列;也可以只含单一种颜色裸晶发光芯片;一个驱动芯片连接一组或者多组裸晶芯片;每个发光显示单元上覆盖一层半圆形胶体,覆盖胶体后的每个裸晶发光芯片的发光角度大于等于160°。本发明通过在玻璃基板上印刷电路,将裸晶直接焊接在电路上,提高了整个显示屏的通透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幕墙显示屏,尤其涉及一种光电玻璃显示屏及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楼宇轻量化,高层楼宇主要以玻璃幕墙为主,常规的户外大屏幕已经无法适应轻量化的玻璃幕墙,在这一实际情况下,催生了透明屏产品的诞生。常规的透明屏分为正发光、侧发光和光电玻璃。主要的工作原理都是市将发光灯珠、驱动IC、接插牛角座等独立器件贴装在PCB板上,通过外接电源来驱动发光。PCB板材料都是常规的FR4,为不透明的玻纤板。
正发光和侧发光的透明屏经济实惠,便于生产安装,技术成熟,但是通透光率底,一颗颗灯珠正面焊接或侧焊在细条电路板上,犹如玻璃内侧安装了百叶窗帘,遮挡了视线,降低了大屏的通透率。
目前光电玻璃产品是将封装好的独立灯珠,驱动IC通过ITO(在钠钙基或硅硼基基片玻璃的基础上,利用溅射、蒸发等多种方法镀上一层氧化铟锡)的方式焊接在玻璃板上,通过控制电路来驱动发光。但是缺点也很明显,灯珠颗粒大,由于采用ITO电路,ITO本身阻抗大,容易发热,电流衰减严重,导致光电玻璃上设计的灯珠间距必须比较大,不然电路会过热。因此目前的光电玻璃显示屏像素粗,清晰度低。一般灯珠之间间距在8到10毫米以上。近距离看,不能显示高清的图像,只能做一些视觉效果。
以上常用的技术与产品都没能进行大规模的市场推广,急需一种透明度高,但是图像又要高清,稳定性高的产品来迅速补齐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大大提高通透率且发光均匀的光电玻璃显示屏及工艺。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光电玻璃显示屏,包括玻璃基板,其上依次形成种子层和铜膜层,在铜膜层上印刷电路,在该电路上焊接多个发光显示单元,形成发光阵列;
每个发光显示单元包括驱动芯片和一组裸晶芯片,每组裸晶芯片包括红、绿、蓝任意一种、两种或者三种裸晶发光芯片,呈品字型或者一字型排列;一个驱动芯片连接一组或者多组裸晶芯片;
每个发光显示单元上覆盖一层半圆形胶体,覆盖胶体后的每个裸晶发光芯片的发光角度大于等于160°。
接上述技术方案,裸晶芯片与裸晶通过拉线焊接在定制化的焊盘上。
接上述技术方案,相邻发光显示单元的间距小于等于5mm。
接上述技术方案,种子层为铜膜纳米薄层。
接上述技术方案,表面胶水采用改性环氧树脂和石墨扩散粉混合胶体。
接上述技术方案,胶体工艺采用单点压模工艺,胶体形成水滴型光滑透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电玻璃显示屏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玻璃基板上依次形成种子层和铜膜层;
S2、在铜膜层上印刷电路;
S3、在该电路上焊接多个发光显示单元,形成发光阵列;每个发光显示单元包括驱动芯片和一组裸晶芯片,每组裸晶芯片包括红、绿、蓝任意一种、两种或者三种裸晶发光芯片,呈品字型或者一字型排列;一个驱动芯片连接一组或者多组裸晶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恩倍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恩倍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389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VC卷材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集群管理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