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原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疫苗制备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36116.3 | 申请日: | 2022-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00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高峰;辛晓倩;刘小文;王晖;刘亿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9/385 | 分类号: | A61K39/385;A61K39/39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金铭 |
地址: | 5106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原 纳米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疫苗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原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疫苗制备应用,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抗原纳米颗粒包括抗原和聚乙二醇接枝的聚(马来酸酐‑ALT‑1‑十八碳烯),该抗原纳米颗粒稳定性好、免疫活性高,能够用于疫苗的制备。本发明提供的抗原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操作方便,参数可控,重现性良好,并且反应在水环境中进行,条件温和,对抗原的结构影响小。本发明提供的疫苗,包括上述抗原纳米颗粒和佐剂,经发明人研究发现,该抗原纳米颗粒和佐剂具有协同配合的作用,二者配合使用能够进一步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原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疫苗制备应用。
背景技术
艾滋病是由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一种重大传染病,该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主要杀伤在人体免疫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CD4+辅助T淋巴细胞,导致免疫缺陷,从而削弱人体对许多感染和某些癌症的防御能力,最终导致死亡。自198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新感染人数逐年上升,且死亡率高,凸显了现今艾滋病预防和治疗面临的巨大压力和困境。
目前,针对艾滋病尚未开发出有效的疫苗,尽管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抑制HIV-1复制,并成功应用于临床治疗,但是HIV-1感染潜伏特性导致抗病毒药物无法彻底清除HIV-1感染者体内病毒,同时长期服药后副作用较大且容易产生耐药性。艾滋病疫苗的研发面临许多挑战,包括由病毒通过逆转录将其基因组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导致不能清除的潜伏感染、杀伤免疫系统的重要CD4+辅助T淋巴细胞,高度遗传变异性,不能诱导广谱中和抗体免疫反应等。虽然科学家们已试尝试过各种疫苗研究的方法,但仍未研制出成功的艾滋病疫苗。近来国际上获得的几种类似天然状态的三聚体如SOSIP.664、NFLtrimer、UFO trimer等能够分别在豚鼠、家兔和猴体内产生自体2层次毒株的中和反应。这表明天然Env结构在诱导广谱中和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目前HIV包膜蛋白三聚体疫苗设计存在如下缺点:
1.需要长时间、多次免疫才能诱导一定水平中和抗体滴度;
2.依赖免疫佐剂增强免疫反应;
3.无法诱导高滴度的广谱中和抗体。
疫苗佐剂材料对于研发有效的疫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作为免疫增强剂显著提高病毒抗原的免疫原性从而提高疫苗的免疫保护功能。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仅有6种佐剂(铝佐剂、MF59、AS01、AS03、AS04、和CpG 1018)被批准上市,因此探索创新性的潜在佐剂分子增加病毒抗原的免疫反应性,以及延长免疫反应时间,即免疫记忆力,将有助于广谱新冠病毒疫苗以及艾滋病疫苗的研发。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原纳米颗粒,该抗原纳米颗粒免疫活性高,以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抗原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抗原纳米颗粒在制备疫苗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疫苗,以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原纳米颗粒,包括抗原和聚乙二醇接枝的聚(马来酸酐-ALT-1-十八碳烯),所述抗原与聚乙二醇接枝的聚(马来酸酐-ALT-1-十八碳烯)反应结合。
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抗原包括病毒蛋白、肿瘤疫苗蛋白或阿尔滋海默疫苗蛋白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病毒蛋白包括HIV疫苗蛋白、乙肝病毒蛋白、新冠病毒蛋白或流感病毒蛋白;
优选地,所述HIV疫苗蛋白包括HIV包膜蛋白三聚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361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