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盒底板及其高效率数控铣切加工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33559.7 | 申请日: | 2022-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01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红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03 | 分类号: | H01M50/103;H01M50/121;H01M50/244;H01M50/204;H01M50/227;H01M50/289;H01M50/258;H01M50/50;B26D9/00;B23C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卓然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22 | 代理人: | 冯笑男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底板 及其 高效率 数控 加工 技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盒底板及其高效率数控铣切加工技术,本发明涉及电池盒底板加工领域,包括左侧板、前后侧板、底侧结构和右侧板,且均为塑料板型结构,本发明左侧板、前后侧板、底侧结构和右侧板,且均为塑料板型结构,为一次性铣切成型,所述前后侧板与底侧结构之间设有第一铣薄连接缝,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底侧结构之间设有第二铣薄连接缝,将完成加工的左侧板以及前后侧板相应翻折,配合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槽,第二卡块与第二卡槽之间的结构完成电池盒底板结构的生产和组装,大大节省了加工过程中单独对每一块板件的加工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盒底板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池盒底板及其高效率数控铣切加工技术。
背景技术
电池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电池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电动势、容量、比能量和电阻。利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可以得到具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长时间稳定供电,受外界影响很小的电流,并且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有很大作用。
电池盒是用于安装电池的盒状结构,多是采用塑料或者金属材料制成,由电池盒底板以及电池盒盖组成,其中电池盒底板为用于安装电池的构件,是较复杂的三维立体结构,难以在一次铣切过程中完成整个电池盒底板的铣切,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盒底板及其高效率数控铣切加工技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盒底板及其高效率数控铣切加工技术,包括左侧板、前后侧板、底侧结构和右侧板,且均为塑料板型结构,所述前后侧板与底侧结构之间设有第一铣薄连接缝,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底侧结构之间设有第二铣薄连接缝,所述第一铣薄连接缝与所述第二铣薄连接缝的厚度不大于所述前后侧板以及所述左侧板的厚度,所述前后侧板设置于所述底侧结构的前后两侧面,所述左侧板设置于所述底侧结构的左侧面,所述前后侧板的右侧面固定设有导向条型结构,所述底侧结构的上侧面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贯穿所述底侧结构的整个宽度范围,所述左侧板的右侧面设有左侧限位槽,所述右侧板的左侧面设有右侧限位槽,所述右侧限位槽与所述限位槽以及所述左侧限位槽处于一条直线上,所述左侧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和所述右侧限位槽之间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长度大于所述限位槽的长度,所述分隔板用于分隔相邻的电池,方便电池的安装;
所述右侧板的左侧面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底侧结构的右侧面固定设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第一卡槽抵接,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第一卡槽均为塑料材料,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第一卡槽之间为过盈配合,当安装所述右侧板结构时,江苏所述右侧板从上向下安装时,所述第一卡块会与所述第一卡槽抵接,且由于两者之间为过盈配合,利用材料的弹性使所述第一卡槽扩大、变形而套在所述第一卡块上,使所述底侧结构和所述右侧板连接;
所述右侧板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导向条型结构抵接,所述导向条型结构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方便所述右侧板的安装;
所述左侧板的前后两侧面均设有第二卡槽,所述前后侧板的左侧面固定设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与所述第二卡槽抵接,且两者之间为过盈配合,安装时由于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二卡块为过盈配合,利用材料的弹性使所述第二卡槽扩大、变形而套在所述第二卡块上,使所述前后侧板和所述左侧板连接;
所述右侧板中设有内置电路,所述右侧板的右端设有电线与所述右侧板的内置电路连接,所述左侧板的右侧面与所述右侧板的左侧面之间对应设置有成组的电正极和电负极,所述电正极与所述电负极可以接通电池的正负极。
作为优选,所述左侧板、所述前后侧板和所述底侧结构的厚度不小于5mm,一定的厚度可以提高电池盒底板结构的抗冲击性能和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左侧板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一倒角,所述第一倒角可以避免尖锐部分划伤使用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红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红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335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