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侵入式防护型负荷监测采集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30352.4 | 申请日: | 2022-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66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汪繁荣;汪筠涵;黎博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保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4 | 代理人: | 程一航 |
地址: | 43006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侵入 防护 负荷 监测 采集 终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侵入式防护型负荷监测采集终端,本发明使用时,数据采集输出端子组件和数据采集内连接端子组件之间形成断开或连接的采集端头结构,实际使用时,将匹配的钥匙插入内锁芯内,然后转动内锁芯,此时拨动杆将带动输出端子导向滑杆向左动作,此时固定座台上的输出端子端头向第一采集端头暴露槽和第二采集端头暴露槽处移动,同时第一同步齿轮、第二同步齿轮和第三同步齿轮齿合,第一同步齿轮与输出端子导向滑杆上的第一齿条齿合,第三同步齿轮与内连接端子滑杆上的第二齿条齿合,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在输出端子端头向左动作的同时,内连接端子端头向前动作,此时输出端子端头和内连接端子端头对接连通,形成内外数据采集的连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负荷监测采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侵入式防护型负荷监测采集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全面推进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交融。突破以往仅根据电表读取用电总量的局限性,进而深入分析用户家庭内部负荷成分,获取更加精细的用户负荷信息,不仅能进一步完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智能用电系统,还能基于这些巨大的数据信息进行更多的二次价值开发。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负荷识别的整个过程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事件检测、特征提取和负荷辨识五大步,负荷监测采集终端就是用来完成电信号的数据采集任务的,当前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采集终端大多采用全封闭式壳体将采集终端电路板包裹,壳体上设置有采样信号输出和输入端子等,现有设备对数据和用户的隐私越来越重视,现有负荷监测采集终端的信号输出端头如果直接暴露在终端外部,很容易导致用户数据的侵入式采集和数据的盗取,因此急需一种防护型、非侵入式且安全级别高的负荷监测采集终端,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侵入式防护型负荷监测采集终端,具有安全级别高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非侵入式防护型负荷监测采集终端,包括数据采集输出端子组件和数据采集内连接端子组件,所述数据采集输出端子组件和数据采集内连接端子组件之间形成断开或连接的采集端头结构,且数据采集输出端子组件和数据采集内连接端子组件设置在第一负荷监测采集终端外壳组件和第二负荷监测采集终端外壳组件内,所述第一负荷监测采集终端外壳组件和第二负荷监测采集终端外壳组件组成全封闭式壳体结构;
所述数据采集输出端子组件包括输出端子导向滑杆,所述输出端子导向滑杆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座台和第二限位盘,且输出端子导向滑杆上设置有第一横槽和拨动槽,所述第一横槽内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固定座台上设置有输出端子端头,所述第二限位盘上设置有第一顶推滑杆,所述第一顶推滑杆端部设置有第一限位盘,且第一顶推滑杆上套设有第一顶紧弹簧;
所述数据采集内连接端子组件包括内连接端子滑杆,所述内连接端子滑杆上设置有第二横槽和连接杆,所述第二横槽内设置有第二齿条,所述连接杆端部设置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上滑动设置有第二顶推滑杆,所述第二顶推滑杆上设置有第三限位盘和第四限位盘,且第二顶推滑杆上套设有第二顶紧弹簧,所述第二顶推滑杆上通过连接板固定设置有内连接端子端头。
优选的,所述第一负荷监测采集终端外壳组件包括第一负荷监测采集终端外壳,所述第一负荷监测采集终端外壳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座板、第二限位座板和第一采集端头暴露槽,所述第一限位座板和第二限位座板端部设置有第一导向滑孔,所述第一负荷监测采集终端外壳内转动设置有第一同步齿轮、第二同步齿轮和第三同步齿轮;
所述第二负荷监测采集终端外壳组件包括第二负荷监测采集终端外壳,所述第二负荷监测采集终端外壳上设置有第三限位座板、第四限位座板和第二采集端头暴露槽,所述第三限位座板和第四限位座板端部设置有第二导向滑孔,所述第二负荷监测采集终端外壳内设置有外锁套和内锁芯,所述外锁套上设置有贯穿弧槽,所述内锁芯上设置有拨动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顶推滑杆在第四限位座板和第二限位座板之间的滑槽内左右往复滑动,所述第一顶紧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在第四限位座板和第二限位座板内侧及第二限位盘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303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