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老叶的冬红茶的加工制备方法及冬红茶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25270.0 | 申请日: | 2022-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76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陈罗君;高银祥;徐天星;姚丽萍;饶军;樊耀林;饶雨;刘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修水县茶叶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A23F3/08 |
代理公司: | 南昌旭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50 | 代理人: | 曹远龙 |
地址: | 332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红茶 加工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老叶的冬红茶的加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
当连续3天最低气温低于4℃时,采摘冬季茶树上的老叶,所述老叶为冬季茶树顶端上的2叶1芽以下的叶片;
2)揉捻
将采摘的茶叶进行揉捻,以通过外力使茶叶细胞破碎;
3)发酵
对揉捻后的茶叶进行发酵;
4)干燥
对发酵后的茶叶进行干燥;
此外,所述加工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方式当中的任一种:
方式一:在2)揉捻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将采摘的茶叶进行苏醒处理;
方式二:在2)揉捻的步骤当中,中途加入经过苏醒处理的茶叶后继续揉捻;
方式三:在2)揉捻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将采摘的茶叶用粉碎机粉碎;
其中,苏醒处理步骤包括:
将采摘的茶叶置于20-25℃的温度下和50%-70%的湿度下苏醒20-20.5小时;
其中,在所述的2)揉捻的步骤当中,所述方式一和所述方式二对应的揉捻时长为1.5-3小时,所述方式三对应的揉捻时长为8-15分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老叶的冬红茶的加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加工制备方法包括所述方式二时,所述的2)揉捻的步骤包括:
将采摘的茶叶进行揉捻,并在揉捻时长达到30分钟时加入经过苏醒处理的茶叶后继续揉捻,总揉捻时长达到2-3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老叶的冬红茶的加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3)发酵的步骤具体包括:
对揉捻后的茶叶进行首次发酵,首次发酵的发酵温度为20-25℃、发酵湿度为90-98%及发酵时间为1.5-2.5小时;
对首次发酵后的茶叶进行二次揉捻,二次揉捻的揉捻时长为50-80分钟;
通过筛网对二次揉捻后的茶叶进行筛选;
将通过筛网的茶叶进行二次发酵,二次发酵的发酵温度为20-25℃、发酵湿度为90-98%及发酵时间为6-7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老叶的冬红茶的加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3)发酵的步骤具体包括:
对揉捻后的茶叶进行首次发酵,首次发酵的发酵温度为20-25℃、发酵湿度为90-98%及发酵时间为1.5-2.5小时;
对首次发酵后的茶叶进行二次揉捻,二次揉捻的揉捻时长为50-80分钟;
将二次揉捻后的茶叶进行二次发酵,二次发酵的发酵温度为20-25℃、发酵湿度为90-98%及发酵时间为7-8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老叶的冬红茶的加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3)发酵的步骤具体包括:
对揉捻后的茶叶进行首次发酵,首次发酵的发酵温度为20-25℃、发酵湿度为90-98%及发酵时间为1-2小时;
将采摘的茶叶用粉碎机粉碎、获得粉碎叶;
将粉碎叶和首次发酵后的茶叶混合;
对混合后的茶叶进行二次揉捻,二次揉捻的揉捻时长为50-80分钟;
将二次揉捻后的茶叶进行二次发酵,二次发酵的发酵温度为20-25℃、发酵湿度为90-98%及发酵时间为5-6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老叶的冬红茶的加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粉碎叶和首次发酵后的茶叶按1:8的混合比例进行混合。
7.一种冬红茶,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老叶的冬红茶的加工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修水县茶叶科学研究所,未经修水县茶叶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2527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