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锦纶6绿色循环回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825006.7 | 申请日: | 2022-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90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朱凉伟;秦占伟;谢磊;丁文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弘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9/06 | 分类号: | B29B9/06;B29B17/04;B29B13/06;B29B13/02 |
代理公司: | 安徽专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94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锦纶 绿色 循环 回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锦纶6绿色循环回收方法,属于锦纶6回收领域,一种锦纶6绿色循环回收方法,可以避免锦纶6废料破碎后碎屑向外飘散,进而使得锦纶6在破碎状态下被熔融,有利于提升再生成的锦纶6颗粒品质,通过将锦纶6废料破碎成细碎状,可以有效提升其后期熔融过程的受热均匀性,通过将增稠剂添加在细碎状态下的锦纶6废料中,可以有效提升锦纶6碎料之间的粘连性,避免被破碎后的锦纶6向外飘散,有利于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周围环境进行防护,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该方案对锦纶6回收处理过程中的环保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锦纶6回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锦纶6绿色循环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锦纶6又被称为尼龙6、PA6、聚酰胺6,它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具有熔点低、工艺温度范围宽等优点,是现今注塑生产中常用的原材料。
在现有技术中,为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并避免废弃后的锦纶6难以降解而对环境造成污染,通常会对废弃后的锦纶6进行回收再利用,锦纶6废料通过热熔后形成熔融状态而后定型裁切,可以重新形成可再次使用的锦纶6颗粒材料,在回收处理过程中,由于细碎状态的锦纶6容易飘散在空气中,经呼吸道吸入体内后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严重危害,使得锦纶6在回收处理过程中通常会规避其细碎状态,过大的锦纶6废料直接热熔回收,容易造成受热不均的状况,影响锦纶6废料回收后的产品品质。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锦纶6绿色循环回收方法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锦纶6绿色循环回收方法,可以避免锦纶6废料破碎后碎屑向外飘散,进而使得锦纶6在破碎状态下被熔融,有利于提升再生成的锦纶6颗粒品质,通过将锦纶6废料破碎成细碎状,可以有效提升其后期熔融过程的受热均匀性,通过将增稠剂添加在细碎状态下的锦纶6废料中,可以有效提升锦纶6碎料之间的粘连性,避免被破碎后的锦纶6向外飘散,有利于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周围环境进行防护,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该方案对锦纶6回收处理过程中的环保性。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锦纶6绿色循环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破碎,通过破碎装置,将待进行回收处理的锦纶6废料破碎成细碎状态;
S2、增稠,向S1中破碎成细碎状态的锦纶6废料内添加增稠剂,提高细碎状态下锦纶6碎料之间的粘连性;
S3、压缩,通过挤压作用,去除S2中锦纶6内过量的增稠剂;
S4、干燥,逐步提高S3中锦纶6的温度,对含有增稠剂的锦纶6碎料进行烘干操作;
S5、熔化,进一步提升对S4中锦纶6的温度,将逐步干燥后的锦纶6加热至熔融状态;
S6、挤压,通过挤出装置,将S5中熔融状态下的锦纶6连续挤出,形成较细的长条状;
S7、定型,将S6中挤出的长条状锦纶6通入至冷却水中,对挤出的锦纶6进行定型操作;
S8、切料,通过裁切装置,将S7中定型的长条状锦纶6裁切成锦纶6颗粒,从而完成锦纶6废料的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弘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弘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250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维光声/超声双模内窥镜及成像方法
- 下一篇:一种X射线单点成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