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皮微血管周细胞的纯化、鉴定方法及纯化得到的细胞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18955.2 | 申请日: | 202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4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赵银花;林煌;李文志;马嘉兴;崔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N5/071 | 分类号: | C12N5/071;C12Q1/02;G01N33/58;G01N33/561;G01N3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董亚男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皮 微血管 细胞 纯化 鉴定 方法 得到 | ||
本发明涉及细胞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皮微血管周细胞的纯化、鉴定方法及纯化得到的细胞。纯化方法包括:取皮肤组织,修剪保留真皮组织;将修剪后的皮肤组织采用中性蛋白酶水解,分离表皮和真皮;将真皮使用胶原酶消化;过滤,收获细胞悬液,离心,使用周细胞培养基培养细胞;当培养皿中细胞密度达80%~90%,弃去周细胞培养基,洗涤,吹打培养皿,得到细胞悬液,离心,保留细胞沉淀,用周细胞培养基重悬细胞,再次接种到培养皿中;重复纯化一次,获得真皮微血管周细胞。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分离效果好、操作简单的真皮微血管周细胞的纯化方法,本方法可以提供数量充足、来源可靠、质量稳定的真皮微血管周细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胞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皮微血管周细胞的纯化、鉴定方法及纯化得到的细胞。
背景技术
在过去几十年间我们对真皮微血管有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认识。尽管对真皮微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但包括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皮瓣缺氧再灌注损伤、银屑病等真皮微血管异常疾病依然是世界性难题。研究发现在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等真皮微血管异常疾病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氧,而血管对氧气的运输至关重要。因此矫正真皮微血管异常显得尤为重要。
真皮微血管的形成,包括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血管基底膜的发展,以及随后包括周细胞在内的支持细胞的募集。周细胞在稳定血管壁、控制血管扩张、调节血流灌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然而目前在真皮微血管异常疾病如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皮瓣移植等,周细胞的作用极少被提及。
研究发现肺、心脏、视网膜、肾等组织的微血管出现异常后,微血管周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改变,并与内皮细胞分离从微血管中脱落,而且新生血管周细胞的覆盖率低,导致血管完整性受损。在皮瓣缺氧再灌注损伤动物实验中也发现,缺氧再灌注损伤导致真皮微血管周细胞受损,表现为数量减少、从微血管脱落。另一方面,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发现,大多数新生微血管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渗漏,说明周细胞与内皮细胞比例存在异常。因此更应重视周细胞在真皮微血管异常疾病中的作用。
因此,研究周细胞对真皮微血管的调控,可为今后研究真皮微血管异常疾病创造有利条件。为解决以上的科学及临床问题,亟需一种真皮微血管周细胞的纯化及鉴定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皮微血管周细胞的纯化、鉴定方法及纯化得到的细胞。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皮微血管周细胞的纯化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S1、取皮肤组织,修剪保留真皮组织;
S2、将修剪后的皮肤组织采用中性蛋白酶水解,分离表皮和真皮;
S3、将真皮使用胶原酶消化;
S4、将消化后的真皮过滤,收获细胞悬液,将细胞悬液离心后,使用周细胞培养基培养细胞;
S5、当培养皿中细胞密度达80%~90%,弃去周细胞培养基,使用PBS洗涤细胞2~3次,最后一次洗涤后细胞中保留PBS,吹打培养皿20~40次,吹打的频率为每2~5秒一次,得到细胞悬液,离心,保留细胞沉淀,用周细胞培养基重悬细胞,再次接种到培养皿中;
S6、重复S5,获得真皮微血管周细胞。
可选的,在S2中,中性蛋白酶水解的条件为在0~5℃条件下孵育8~16小时;中性蛋白酶溶液的浓度为2mg/mL。
可选的,在S3中,胶原酶的浓度为1.25mg/mL,消化的条件为35℃~38℃,时间为30~50分钟;消化过程中,每间隔8~12分钟将容器上下倒置5~10次。
可选的,在S4中,先加入周细胞培养基终止消化,然后将消化后得到的真皮瓣组织以及消化液于70μm的滤器中过滤,冲洗,获得细胞悬液;周细胞培养基与胶原酶的体积比为1:0.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189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芯卷叠系统、方法及卷叠式电芯
- 下一篇:一种被动式假肢手手指的内收外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