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车门自动开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17544.1 | 申请日: | 202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54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薛士栋;贾佳;徐月召;姜照川;温泉;宋子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1/06 | 分类号: | E05B81/06;E05B81/20;E05B81/90;E05B81/64;E05F15/73;E05F15/40;E05F15/622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张岩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门 自动 开闭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车门自动开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电动限位器、门锁、车身控制器、车门控制器、雷达和摄像头;钥匙信号以及摄像头、雷达采集的信号能发送给车身控制器,车身控制器与车门控制器连接,将信号传递至车门控制器,车门控制器识别并将信号指令提供给门锁和电动限位器、雷达和摄像头,车门开启、关闭时可由门锁解锁、锁紧动作,并根据信号发出指令驱动电动限位器的电机,实现车门开启或关闭。本发明可无需外力车门自动开闭实现自动开闭,同时具备防夹、防撞功能,车门开启或关闭过程,能够识别障碍物、预判动态物体,自动停止,避免碰撞发生,实现安全且舒适的用户使用车辆的体验,也同时对汽车车辆乘员的安全性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车门自动开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车辆的车门包括自动旋转车门、自动滑移车门和自动欧翼(蝴蝶)门,多数需要驾驶员手动开关车门。目前,随着车辆技术的发展,汽车车门自动开闭系统方案也逐渐增多,对于汽车车辆乘员的用户体验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用户舒适乘坐车辆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自动门关闭速度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当自动关门时,通过识别车门关闭状态、车窗玻璃关闭状态、天窗关闭状态和空调外循环风速,从而判断整车通风状态,配置对应的速度值模式,保证稳定的自动关门速度。当关门工况需要克服较大的系统阻力,配置较大的自动关门速度,保证关门功能的可靠实现;当关门工况需要克服较小的系统阻力,配置较小的自动关门速度,保证关门过程的平稳性和低噪音,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
现有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汽车自动开关门系统包括用于提供电能的电源、第一控制器、角度传感器、开关、两个及其以上的电磁铁组件、两个及其以上的放大器模块以及磁性组件;所述磁性组件设置于与电磁铁组件位置相对应的车身位置处;电源的正极经开关与第一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角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第一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第一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的不同接口分别连接各放大器模块的输入端,各放大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对应的电磁铁组件的输入端;用电磁铁提供车门自动开闭的动力,同时采用不同的放大器模块分别控制不同的电磁铁组件,使车门均匀受力且能够顺利平稳的将门打开和关闭。
但是,上述自动开关门系统无法实现无需外力自动开闭车门,同时具备防夹、防撞功能,在车门开启或关闭过程,对障碍物进行识别,预判动态物体,自动停止,以避免碰撞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车门自动开闭系统,还提供一种汽车车门自动开闭系统的控制方法,以解决车门无需外力能够自动开闭,同时具备防夹、防撞功能,车门开启或关闭过程,能够识别障碍物、预判动态物体,自动停止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汽车车门自动开闭系统,包括电动限位器、门锁、车门控制器、车身控制器、雷达和摄像头;
钥匙与车身控制器连接,雷达、内手柄和外手柄分别与车门控制器连接,由车门控制器进行驱动;钥匙信号以及摄像头、雷达采集的信号能够发送给车身控制器;所述车身控制器与车门控制器连接,能够将信号传递至车门控制器,车门控制器识别并将信号指令提供给门锁和电动限位器、雷达和摄像头;控制车门开启时,电流先传递至门锁,门锁驱动电机将锁芯解锁,将门锁弹起,信号驱动电动限位器,电动限位器电机运转,将车门旋转打开;控制车门关闭时,车门控制器驱动电动限位器旋转,将门移动至近关的转态,车门与车身临近接触时,门锁驱动电机将锁芯锁紧。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限位器和门锁分别布置在车门前端和后端,分别通过线束与车门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雷达布置在车门表面,通过线束与车门控制器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175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切胶机构及含该切胶机构的贴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脚部熏灸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