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RMT2干扰慢病毒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14494.1 | 申请日: | 202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03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钟警;文格波;祖旭宇;郭银平;刘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C12N15/867;C12N7/01;C12N5/10;A61K31/7105;A61P3/0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温可睿 |
地址: | 421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rmt2 干扰 病毒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PRMT2干扰慢病毒及其应用。本发明以PRMT2作为靶点设计干扰慢病毒,研究其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作用和机制。实验表明,干扰慢病毒PRMT2‑KD1和PRMT2‑KD2可下调PRMT2基因表达,抑制细胞迁移、侵袭及有氧糖酵解;通过PRMT2高表达质粒结合糖酵解抑制剂验证了PRMT2通过调控有氧糖酵解影响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动物实验表明PRMT2干扰慢病毒可抑制小鼠三阴性乳腺癌的肺转移。以上结果提示PRMT2可作为药物靶点用于三阴性乳腺癌转移的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PRMT2干扰慢病毒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乳腺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据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记载,乳腺癌新发病例约230万例。三阴性乳腺癌约占所有乳腺癌的15%,同时由于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原癌基因Her-2均无表达,限制了现有乳腺癌治疗方法在治疗三阴性乳腺癌中的有效性,导致其预后差、复发转移率高、死亡率高。
有氧糖酵解,又称Warburg效应,是能量代谢重编程的重要依据和标志。在氧气充足条件下,肿瘤细胞仍通过低效的糖酵解代谢方式获取能量,目前肿瘤细胞的有氧糖酵解代谢被认为是抗癌治疗的新方向,深入研究肿瘤细胞糖代谢过程及调控,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作用靶点。
PRMT2是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家族的成员,主要位于细胞质中,可作为转录辅助因子参与类固醇激素/核受体的转录活性。目前PRMT2的功能研究主要集中在乳腺癌和胶质母细胞瘤。研究发现高表达PRMT2可抑制乳腺癌的增殖和发展,但其在乳腺癌迁移侵袭的作用却有所不同,因此,探究PRMT2在乳腺癌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可为以PRMT2作为药物靶点开发和制备治疗乳腺癌药物奠定基础。目前现有技术还没有以PRMT2为靶标的shRNA干扰慢病毒被用于三阴性乳腺癌转移的治疗及机制研究当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提供PRMT2干扰慢病毒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以PRMT2为靶标的shRNA,其核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和/或SEQID NO.2所示。在本发明中,含有所述shRNA的PRMT2干扰慢病毒可下调宿主PRMT2基因表达,抑制细胞迁移、侵袭及有氧糖酵解;可通过调控有氧糖酵解影响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在裸鼠肺转移模型中,PRMT2干扰慢病毒组中肺组织的肿瘤结节数量显著下降,说明其可显著抑制小鼠三阴性乳腺癌的肺转移。其对宿主细胞PRMT2干扰效果优于其它shRNA的PRMT2干扰慢病毒。
本发明提供了重组载体,包括载体骨架,和/或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shRNA。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的载体骨架包括能够表达所述shRNA的具有蛋白表达必要元件的载体骨架。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以GV640载体为受试对象,对shRNA进行表达。
本发明中,所述的重组载体,还包括所述的shRNA以单个或重复串联形式形成的重组载体,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提供了PRMT2干扰慢病毒,原料包括本发明所述的shRNA,和/或本发明所述的表达载体。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生产本发明所述的PRMT2干扰慢病毒的细胞。
进一步的,所述的细胞为工具细胞,所述的工具细胞包括但不限于:原代细胞、二倍体成纤维细胞及连续细胞系,它们可作为细胞工厂用于所述PRMT2干扰慢病毒的生产;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连续细胞系包括肿瘤细胞,可快速生产分裂。在本发明中,以293T细胞为细胞工厂,用于PRMT2干扰慢病毒的生产。
本发明提供了干扰慢病毒的构建方法,其利用本发明所述的PRMT2干扰慢病毒,和/或本发明所述的细胞制备干扰慢病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144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自然灾害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