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肌腱缝合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04993.2 | 申请日: | 2022-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8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孙赫;李泽晖;曹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王鹏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肌腱 缝合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肌腱缝合系统,其包括连接轴;设在连接轴的第一端上的第一钳体,第一钳体上设有用于容置缝合针的第一通道和将第一通道的两端与外部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设在连接轴上的、用于将第一通道中的缝合针自第二开口中推出的第一击发单元;通过第二击发单元设在连接轴上的第二钳体;以及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在第二钳体的朝向第二开口的表面上的垫板,垫板上设有用于使缝合针的针体沿不平行于其自身的轴线方向发生形变的第一导向孔;第二击发单元设置成能够驱动第二钳部朝第一钳部运动,直至自第二开口伸出的针体能够插入垫板的第一导向孔中。由此可以通过缝合针和垫板将肌腱稳定缝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合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肌腱缝合系统。
背景技术
对肌腱进行缝合时,一般需要将缝合针沿垂直于肌腱的肌肉纹路的方向插入肌腱中,而且,需要使穿过肌腱的缝合针发生变形,才能够较为稳定地对肌腱进行缝合。
但是,现有的缝合机构无法有效地控制缝合针的变形程度,导致通过缝合机构对肌腱进行缝合的效果不稳定。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通过缝合机构对肌腱进行缝合的效果不稳定的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肌腱缝合系统。
该肌腱缝合系统包括连接轴;设在连接轴的第一端上的第一钳体,第一钳体上设有用于容置缝合针的第一通道和将第一通道的两端与外部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设在连接轴上的、用于将第一通道中的缝合针自第二开口中推出的第一击发单元;通过第二击发单元设在连接轴上的第二钳体;以及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在第二钳体的朝向第二开口的表面上的垫板,垫板上设有用于使缝合针的针体沿不平行于其自身的轴线方向发生形变的第一导向孔;第二击发单元设置成能够驱动第二钳部朝第一钳部运动,直至自第二开口伸出的针体能够插入垫板的第一导向孔中。
由此,当使用该肌腱缝合系统对肌腱进行缝合时,由于可以通过垫板上的第一导向孔保证缝合针变形的稳定性,进而保证缝合质量的稳定;而且,由于缝合针通过垫板将肌腱钉合在两者之间,可以通过垫板增加受力面积,产生面固定肌腱的效果,防止由于线切割肌腱出现肌腱割裂导致固定失效的问题。通过该肌腱缝合系统对肌腱进行缝合,即使在不方便手动缝合的部位也可以使用,例如在肩关节镜下狭小空间内的肌腱缝合,而且缝合过程半自动化,省力便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向孔与针体的直径适配;垫板的朝向第二开口的表面上设有将第一导向孔与外部连通的第三开口;第一导向孔的轴向设置成,当针体的针尖与第三开口平齐时,其不平行于针体的轴向。由此,当针体插入第一导向孔时,由于针体的轴向与第一导向孔的轴向不同,可以通过垫板使针体沿第一导向孔的延伸方向发生变形,从而保证缝合针的变形稳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直通道和第一弧形通道;其中,第一直通道通过第一开口与外部连通,第一弧形通道通过第二开口与外部连通。由此,可以通过第一弧形通道改变缝合针的出针方向,实现缝合针的针体垂直肌腱的肌肉纹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击发单元包括用于推动第一通道中的缝合针的推杆。由此,当垫板通过第一导向孔驱使缝合针的针体发生变形时,可以通过推杆给予缝合针支撑,保证缝合针能够稳定发生变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击发单元还包括击发杆和第一移动单元;其中,击发杆通过第一枢转轴可枢转地连接在连接轴的第一把手上,第一枢转轴垂直于第一直通道;推杆通过第一移动单元连接在击发杆上,击发杆和第一移动单元设置成,在击发杆绕第一枢转轴朝向第一把手转动时,第一移动单元能够带动推杆相对连接轴在垂直于第一枢转轴的方向上运动,以使击发杆绕第一枢转轴相对第一把手转动时,推杆能够沿平行于第一直通道的方向往复移动,从而可以推动第一通道中的缝合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未经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049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