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向触觉反馈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03696.6 | 申请日: | 2022-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33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郑庆圭;解伟;朱群馨;邹子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安和精密电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K33/00 | 分类号: | H02K33/00;H02K1/34;H02K1/12;H02K3/28;H02K3/46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陈云川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觉 反馈 电机 | ||
本发明涉及三向触觉反馈电机,包括壳体和线路板,壳体中设有质量块、线圈、磁体以及弹性件,壳体的内壁包括前内壁、后内壁、左内壁、右内壁、上内壁以及下内壁,质量块设有前壁面、后壁面、左壁面、右壁面、上壁面以及下壁面,弹性件至少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第三弹性件以及第四弹性件,质量块通过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第三弹性件以及第四弹性件悬浮在壳体中。本发明利用不同线圈和磁体可以实现不同方向的驱动,形成多个方向和多种类的触觉反馈,本发明只需设置一个质量块,其结构简易,整个反馈电机结构简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向触觉反馈电机。
背景技术
触觉反馈电机是一种主要运用于智能电子设备的微特电机,如智能手机、智能手表、虚拟现实系统等。传统的智能电子设备可在视觉上渲染逼真画面场景,但缺乏模拟3D对象的触觉体验,视觉信息与触觉信息的映射往往十分困难。人们希望探索更加丰富的体验,在看到物体的同时可以触摸、感知虚拟物体。为达到该需求必须使用三向触觉反馈电机,以提供直观、真实的多自由度力触觉,指导用户手部运动,探索更加丰富的体验。例如在CN212278093U,名称为“XYZ三方向振动器”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XYZ三方向振动器,包括机壳、底座、振子组件和定子组件,机壳和底座组合形成容纳空间,振子组件包括XY方向振动块和Z方向振动块,定子组件包括线圈和柔性电路板;XY方向振动块和Z方向振动块分别通过弹性件固定并悬浮在容纳空间内,XY方向振动块中间设置的圆孔,圆孔包围在Z方向振动块四周;XY方向振动块镶嵌有第一磁体组件和第二磁体组件,第一磁体组件平行镶嵌在XY方向振动块的短边侧两端,第二磁体组件镶嵌在第一磁体组件中间,第一磁体组件和第二磁体组件分别以圆孔为中心成对称结构,第一磁体组件和第二磁体组件对应底座方向设置有线圈;Z方向振动块底部设有导磁外壳,导磁外壳内部固定Z方向驱动磁石,导磁外壳和Z方向驱动磁石之间设有线圈;线圈与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柔性电路板设置在底座上。
上述专利中的触觉反馈电机为了实现三向振动,需设置两个振动块,一个振动块负责XY方向的振动,另一个振动块负责Z方向的振动,由此带来零部件多,体积大,结构不紧凑的问题。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易和紧凑的三向触觉反馈电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三向触觉反馈电机,包括壳体和线路板,壳体中设有质量块、与线路板电连接的线圈、与线圈配合的磁体以及弹性件,所述壳体的内壁包括前内壁、后内壁、左内壁、右内壁、上内壁以及下内壁,前内壁、后内壁、左内壁、右内壁、上内壁以及下内壁分别安装有所述线圈,所述质量块对应前内壁、后内壁、左内壁、右内壁、上内壁以及下内壁分别设有前壁面、后壁面、左壁面、右壁面、上壁面以及下壁面,前壁面、后壁面、左壁面、右壁面、上壁面以及下壁面均设有所述磁体,所述弹性件至少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第三弹性件以及第四弹性件,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安装在左壁面上,另一端通过第一滑块可前后移动地安装所述壳体中,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安装在右壁面上,另一端通过第二滑块可前后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中,第三弹性件的一端安装在上壁面上,另一端前后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中,第四弹性件的一端安装在下壁面上,另一端可前后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中,所述质量块通过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第三弹性件以及第四弹性件悬浮在壳体中。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以及所述第四弹性件均为板簧,板簧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以及形成在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的弹性伸缩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所述弹性伸缩部包括S形屈伸部和连接臂,连接臂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S形屈伸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安和精密电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未经四川安和精密电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036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冰箱
- 下一篇:一种高炉喷煤制粉系统温度智能自适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