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控响应摩擦变色织物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01263.7 | 申请日: | 2022-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2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斌;刘学强;许福军;俞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P1/16 | 分类号: | D06P1/16;D06P1/46;D06P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刘一霖 |
地址: | 20005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控 响应 摩擦 变色 织物 制备 方法 | ||
一种可调控响应摩擦变色织物的制备方法,利用纳米微球技术制备天然类壳材包覆分散染料型纳米微球,壳为天然类包覆材料;利用纳米微球技术制备密胺树脂类壳材包覆分散染料型纳米微球,壳为密胺树脂类包覆材料;利用纳米微球技术制备聚胺类壳材包覆分散染料型纳米微球,壳为聚胺类包覆材料;通过选取不同壳材的纳米微球比例,配比并制成染料或印花浆料,通过印花工艺等上染到织物表面,得到可调控响应摩擦变色织物。本发明利用不同纳米微球壳材耐摩擦性能的差异,调配染料或印花浆料中不同壳材包覆分散染料的纳米微球的配比比例,使得上染后的摩擦响应织物能够在纺织品的不同使用阶段需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进而反应出其使用生命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控响应摩擦变色织物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虽然很多检测机构通过对使用一定时间后的纺织产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其细菌含量严重超标,纺织相关协会也给出了诸如毛巾、床上用品及内衣等纺织品的建议最佳使用期,但在纺织产品使用周期的监测研究上还处于一种空白,长期以来缺少一种科学性、通用性及便利性的解决方法来指导人们在日常使用这些纺织品的过程中如何去科学、及时的更换,进而导致纺织品使用性能的下降或因日积月累的污渍和病菌沉积对人体健康带来了安全隐患。
虽然辅助电子设备可以设定使用开始时间来记录使用次数和时间,但是存在成本高、舒适性差、不方便和不耐洗涤等问题,不符合日常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目前也有通过织标设计的方式在提花时设计出生产的日期,但是每一批次由于销售时间不同以及启用时间不同,造成单一的日期无法科学、有效和真实的的跟踪各类纺织品甚至是同类纺织品的的使用周期状况。因此是否能研制出一种高可靠性、使用便利且成本可控的产品使用时间监测解决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可调控响应摩擦变色织物的制备方法,以不同颜色的分散染料为原料,利用纳米微球技术,将不同颜色的分散染料使用不同的纳米微球壳材进行包覆,利用天然类壳材、聚胺类壳材和密胺树脂类壳材等不同纳米微球壳材耐摩擦性能的差异,将经不同壳材包覆的分散染料的纳米微球按不同设计变色的需求和纺织品耐摩擦寿命的要求,进行配比并制成染料或印花浆料,制备可调控响应摩擦变色织物,所制得的响应摩擦变色织物可通过织物的耐摩擦变色性能来示踪其使用时间和使用次数。
一种可调控响应摩擦变色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利用纳米微球技术制备天然类壳材包覆分散染料型纳米微球,核材为某一种颜色的分散染料,壳为天然类包覆材料;利用纳米微球技术制备密胺树脂类壳材包覆分散染料型纳米微球,核材为某一种颜色的分散染料,壳为密胺树脂类包覆材料;利用纳米微球技术制备聚胺类壳材包覆分散染料型纳米微球,核材为某一种颜色分散染料,壳为聚胺类包覆材料;
步骤2:通过选取不同壳材纳米微球之间的比例,制成染料或印花浆料,通过印花工艺等上染到织物表面,得到可调控摩擦响应的变色织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获得的可调控响应摩擦变色织物,利用不同纳米微球壳材耐摩擦性能的差异,调配染料或印花浆料中不同壳材包覆分散染料的纳米微球的配比比例,使得上染后的摩擦响应织物能够在纺织品的不同使用阶段需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进而反应出其使用生命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012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形速冻牛排的生产工艺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快速杀菌的香肠加工工艺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