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气活血颗粒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99794.7 | 申请日: | 2022-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9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何欢;胡敏;吴成丽;蒲小彦;周俊;何俊辰;李艳;马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极集团四川绵阳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52 | 分类号: | A61K36/752;A61K9/16;A61P3/06 |
代理公司: | 绵阳市博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5 | 代理人: | 黎仲 |
地址: | 621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气活血 颗粒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气活血颗粒的制备方法,属于中成药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行气活血颗粒,在原料药分别进行水提取挥发油、水煎煮提取,浓缩干燥、粉碎得到干膏粉后,设置进料速度10‑25rpm,送料速度20‑50rpm,压辊速度20‑26rpm,压辊温度≤40℃,将干膏粉与淀粉、糖粉一起制粒;通过本发明的干法制粒的方法,减少颗粒软材的干燥环节,减少了由于品种粘性强带来的过程损耗,使产品的收率提高30%以上,节约了产品的生产成本,显著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不加入粘合剂,从而减少了微生物限度超限的风险;不使用乙醇,从而有效降低了因环保压力带来的安全风险;以赤芍中芍药苷的含量计,含量提高50%以上,显著提高了产品的疗效,从而更加有利于高血脂症的辅助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成药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气活血颗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颗粒剂是中成药较常用的剂型,通常是将中药材经过提取,与适宜的辅料制备而成的颗粒状制剂。中药颗粒剂是对传统剂型的一种补充,该剂型具有保存、运输、使用方便、起效迅速等优点,特别适合儿童、老人等患者服用。
行气活血颗粒,就是其中一种颗粒剂,其具有行气活血,益气化痰的功效,特别适用于气虚血瘀型高脂血症的辅助治疗。该品种现收载于国家药品标准WS-5388-(B-0388)-2014Z,制法为:川芎、黄芪、赤芍、桃仁、红花、青皮、当归、苍术、海藻、牛膝、枳壳、桔梗等12味,其中川芎、当归、桃仁、枳壳、青皮、苍术提取挥发油,余下赤芍等六味,加8倍水量煎煮二次浓缩成清膏,加乙醇使沉淀,取上清液浓缩成稠膏,真空干燥,干膏粉碎成细粉,取细粉1份,再加药用淀粉、糖粉0.8份及适量乙醇,制成颗粒。
其中,制粒是中药颗粒剂制备的关键步骤,颗粒的质量对药效有一定的影响,现常用的制粒方法有湿法制粒、快速搅拌制粒等。
现中药颗粒剂大部分采用湿法制粒,因为湿法制粒制备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低、生产效率高、能耗低、应用广泛等优点,使用设备有槽型混合机(高速搅拌机)、摇摆式制粒机、干燥机等,其中槽型混合机是制剂生产中使用较早的的制软材设备,主要用于不同比值的干性或湿性粉末状物的均匀混合,其装载物料比较方便,便于操作和控制。
行气活血颗粒目前也是采用湿法制粒生产。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以下问题:在槽型混合机中制湿软材,容易出现混合死角,导致混合不均匀;湿软材完成出料时采用倾倒式出料,出料不彻底,产品转移率低;再经过干燥,整粒混合后,产品的收率只有70%-80%,赤芍中芍药苷的含量为3.11-3.80mg/g。产品收率极低,含量难合格。
因此,本领域亟需对行气活血颗粒的制备方法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行气活血颗粒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行气活血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根据配方称取原药材川芎、黄芪、赤芍、桃仁、红花、青皮、当归、苍术、海藻、牛膝、枳壳、桔梗,共计十二味,其中川芎、当归、桃仁、枳壳、青皮、苍术共六味加6-10倍质量的水提取挥发油;余下六味,加6-10倍质量的水煎煮至少一次,每次0.5-2小时,浓缩成清膏;
(2)清膏再加乙醇醇沉,边加边搅拌,静置,取上清液浓缩成稠膏;
(3)稠膏再进行干燥:将步骤(2)的稠膏装入盘内,干燥温度控制在60℃~80℃内,真空度-0.04~-0.06MPa;干燥成干膏,干膏水分控制在3.0%以下;
(4)将干膏粉碎成干膏粉;
(5)安装好筛网,开启干法制粒机,设置进料速度10-25rpm,送料速度20-50rpm,压辊速度20-26rpm,压辊温度≤40℃,将干膏粉与淀粉、糖粉一起制粒,在所制得的颗粒中混合加入步骤(1)的挥发油,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极集团四川绵阳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太极集团四川绵阳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997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