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化脱氮除盐的二次铝灰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99363.0 | 申请日: | 2022-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20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贺真;甄胜利;齐长青;刘力奇;罗彬;王洋;洪慧兰;田素芳;王磊;倪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21/00;C01F7/02;C25C3/06;C01C1/2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林聪源 |
地址: | 10009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化 二次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铝工业危险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化脱氮除盐的二次铝灰处理方法。该方法以碱、酸联合分选方法强化铝灰脱氮除盐过程,并采用微波促进铝灰水解反应,达到脱氮除盐的目的,将铝灰无害化处理的同时得到高纯氧化铝材料。通过本技术方案,能够完全实现活性组分的解离和盐组分的浸出,制得的高纯氧化铝材料杂质含量少,产品纯度较原湿法工艺提升明显,可以作为包括刚玉、电解铝的优质铝质原料;无次生废物产生,筛分得到的金属铝片供给金属铝生产,蒸发结晶得到的混合盐作为铝加工的助熔剂,氨气通过稀硫酸吸收得到的硫酸铵作为产品外售处理,完全实现了铝灰的资源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工业危险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化脱氮除盐的二次铝灰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铝灰是铝电解和铝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危险废物,主要成分为金属铝及其氧化物、氮化铝(AlN)、氟化物、无机盐等,具有较高的回收利用价值。铝灰又分为一次铝灰和二次铝灰,其中,原铝生产或再加工过程中产生不熔于铝液的浮渣,称为一次铝灰;一次铝灰回收过程中产生的灰渣,称为二次铝灰。因一次铝灰在回收金属铝时需加入氯化盐等添加剂,产生的二次铝灰中含大量的盐分,故又称盐饼。
铝灰无害化处理的关键在于二次铝灰的无害化处理,二次铝灰无害化处理的主要目的是脱除二次铝灰中的氮、氟和盐,在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同时,得到杂质成分较低的高值物料。
现有二次铝灰无害化处理的主要方法有:湿法处理工艺和火法处理工艺;其中,火法处理工艺是将铝灰中的有害成分通过高温烧结的方式排除,该方法工艺简单,但能耗较高,辅料消耗量大,焙烧后的烟气处理难度高,脱氮脱盐不完全;湿法处理工艺利用铝灰水解反应,脱除氮和可溶性盐。
二次铝灰常规的湿法处理工艺采用水作为溶剂,能够部分实现活性组分的解离和盐组分的浸出,但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1、氮化铝水解程度不够,盐组分脱除率不高,产品杂质较高,影响产品高值化利用;
2、反应时间长,需要多段连续反应,投资成本较高,占地面积较大;
3、二次污染控制难度大,氨气存在逸散的风险,同时废水产生量大,处置成本高,从而影响该技术的推广利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强化脱氮除盐的二次铝灰处理方法,该方法以碱、酸联合分选方法强化铝灰脱氮除盐过程,并采用微波促进铝灰水解反应,杂质去除率高,无次生废物产生,能够有效实现二次铝灰的高值资源化利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脱氮除盐的二次铝灰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1、将二次铝灰进行破碎、筛分,获得筛上物金属铝片;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筛下物与外加剂、水投加到调浆罐中,进行微波强化水解反应,反应产生的废气经过烟气处理后达标排放;
步骤3、待反应结束,将料浆过滤,清水洗涤数次,分离出滤液和无机骨料,分离出的无机骨料检测氮、氟含量,不满足环保要求则返回到步骤2重新进行水解反应,满足要求则作为产品外售处理;
步骤4、向步骤3得到的滤液加入pH调节剂,控制调整pH值,直至反应结束;
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料浆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的固相经压滤、烘干,得到高纯氧化铝材料;分离后的液相经蒸发结晶,得到混合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1中二次铝灰破碎的粒度为100~200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2中外加剂为可溶碱性盐或酸,所述可溶碱性盐包括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酸包括盐酸、硫酸中的一种,所述外加剂的添加量为所述筛下物质量的2.0~10.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2中水的添加量为所述筛下物质量的2~10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993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