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调速回路的铰接式自卸车举升系统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98923.0 | 申请日: | 2022-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92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高新功;张杰山;姚锡江;秦红义;路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徐工矿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17 | 分类号: | F15B11/17;F15B11/22;F15B13/06;F15B20/00;F15B21/041;B60P1/16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陈晓璐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调速 回路 铰接 卸车 系统 使用方法 | ||
基于调速回路的铰接式自卸车举升系统及使用方法,包括液压油箱、吸油过滤器、负载敏感泵、举升油缸、回油过滤器、二通插装阀Ⅰ、二通插装阀Ⅳ、二通插装阀Ⅱ、二通插装阀Ⅲ、单向阀Ⅱ、阻尼Ⅰ、电磁换向阀Ⅰ、电磁换向阀Ⅱ、阻尼Ⅲ、比例减压阀Ⅰ、比例减压阀Ⅱ、溢流阀、单向阀和手动泵,还包括控制器和角位移传感器,角位移传感器设置在自卸车上,所述电控制器连接电磁换向阀Ⅰ、电磁换向阀Ⅱ、比例减压阀Ⅰ、比例减压阀Ⅱ和角位移传感器。本发明的基于调速回路的铰接式自卸车举升系统及使用方法实现了比例调速控制和阻尼调速控制,冲击振动小,使得货箱举升到位和降落时更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是基于调速回路的铰接式自卸车举升系统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举升系统是铰接式自卸车液压系统的主要控制系统之一,举升系统控制方案直接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由于铰接式自卸车工作效率高,货箱的举升时间一般在12S左右,举升系统的流量非常大,多采用二通插装阀匹配换向阀做先导的形式,但是此控制形式对举升对象货箱的两个极限位置的控制较差、冲击大,不仅影响驾乘舒适性,而且会缩短车架和货箱的使用寿命。随着客户对铰接式自卸车使用要求的提高,调速回路在铰接式自卸车举升系统中应运而生。
铰接式自卸车举升系统的调速是通过控制举升油缸流量实现的。举升油缸的流量控制分为缸内调速回路和缸外调速回路:举升油缸缸内调速回路是在活塞底部加缓冲柱塞匹配缸体上的阻尼孔实现,但是此调速控制方式对缓冲柱塞和缸体的同轴度要求非常高,实际中使用很少;举升油缸的缸外调速控制都是通过泵控和阀控实现的。采用电磁阀难以对举升系统实现精确控制,造成冲击大,而采用二通插装阀匹配比例减压阀的形式,外加阻尼调速回路,不仅能满足举升系统的大流量,而且对位置的控制较为准确。在矿山客户的需求下,比例控制的调速回路及阻尼调速回路会应用的越来越广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果良好的基于调速回路的铰接式自卸车举升系统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基于调速回路的铰接式自卸车举升系统,包括液压油箱、吸油过滤器、负载敏感泵、举升油缸和回油过滤器,所述举升油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与负载敏感泵之间分别设有二通插装阀Ⅰ和二通插装阀Ⅳ,所述举升油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与回油过滤器之间分别设有二通插装阀Ⅱ和二通插装阀Ⅲ,所述二通插装阀Ⅱ和二通插装阀Ⅲ的底腔与回油过滤器之间设有单向阀Ⅱ和阻尼Ⅰ,所述单向阀Ⅱ和阻尼Ⅰ并联在一起,所述二通插装阀Ⅱ和二通插装阀Ⅲ的环形腔出油端分别连接有电磁换向阀Ⅰ和电磁换向阀Ⅱ,所述电磁换向阀Ⅰ的出油端还设有阻尼Ⅲ,所述二通插装阀Ⅰ和二通插装阀Ⅲ连接有比例减压阀Ⅰ,所述二通插装阀Ⅱ和二通插装阀Ⅳ连接有比例减压阀Ⅱ,所述举升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还连接有溢流阀和单向阀,所述举升油缸的有杆腔与液压油箱之间设有手动泵,还包括控制器和角位移传感器,所述角位移传感器设置在自卸车上,所述电控制器连接电磁换向阀Ⅰ、电磁换向阀Ⅱ、比例减压阀Ⅰ、例换向阀Ⅱ和角位移传感器。
其进一步是:所述负载敏感泵的出油端设有单向阀Ⅰ。
所述举升油缸包括举升油缸Ⅰ和举升油缸Ⅱ,所述举升油缸Ⅰ和举升油缸Ⅱ并联在一起。
所述比例减压阀Ⅰ和比例减压阀Ⅱ为二位三通比例减压阀。
所述电磁换向阀Ⅰ和电磁换向阀Ⅱ为具有越权功能的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
所述举升油缸的无杆腔连接有单向阀Ⅲ和溢流阀Ⅲ,所述单向阀Ⅲ和溢流阀Ⅲ并联在一起;所述举升油缸的有杆腔连接有单向阀Ⅳ和溢流阀Ⅳ,所述单向阀Ⅳ和溢流阀Ⅳ并联在一起。
基于调速回路的铰接式自卸车举升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举升、保持、浮动、下降、和举升应急5种工况;
举升工况:控制手柄移至举升位,比例减压阀Ⅰ得电,货箱举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徐工矿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徐工矿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989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