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98600.1 | 申请日: | 2022-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0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郭晨晓;吴冬枚;王丽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60 | 分类号: | H01M4/60;H01M10/054;C08G7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范盈 |
地址: | 06600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正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有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2,3,4,6‑四氯苯醌和方酰胺溶于反应溶剂中,然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缩合反应;待反应结束并冷却后进行抽滤,获得滤饼;用洗涤溶剂对所述滤饼进行洗涤后干燥,获得有机正极材料。该有机正极材料制备方法简单可行,制得的有机正极材料是一种具有特定结构的醌聚物,难溶于电解液,有效抑制活性物质损失;与此同时,本发明的有机正极材料具有更稳定的嵌入多价离子的构型结构,经实验证明,具有良好的循环可逆性,其倍率性能更为稳定,长循环性能在0.02A g‑1电流密度下首圈放电比容量可以达到186mAh g‑1,400次充放电后容量保持率为89.6%。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正极材料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发高性能有机正极材料对实现绿色清洁储能具有重要意义。醌类化合物是目前研究相对成熟的一类有机正极材料,其结构中的醌羰基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可逆性,适合作为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活性位点。并且醌类有机正极材料合成方法简单、结构改造容易,有利于新结构的开发,因此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已在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储能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在多价离子电池中,醌类有机正极材料的倍率和长循环等电化学性能并不理想,如表现在连续的充放电过程中容量衰减快速等,制约其在离子电池中的高性能应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2,3,4,6-四氯苯醌和方酰胺溶于反应溶剂中,然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缩合反应;待反应结束并冷却后进行抽滤,获得滤饼;用洗涤溶剂对所述滤饼进行洗涤后干燥,获得有机正极材料。
进一步的,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按每克2,3,4,6-四氯苯醌与0.28克~0.64克的方酰胺溶于10mL~150mL的反应溶剂的比例,取2,3,4,6-四氯苯醌和方酰胺溶于反应溶剂中,然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于80℃~150℃下反应8h~48h;待反应结束并冷却后进行抽滤,获得滤饼;用洗涤溶剂对所述滤饼洗涤2次~10次后干燥得到黑色固体粉末,即得所述有机正极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溶剂为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或N-甲基吡咯烷酮。
进一步的,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或氩气。
进一步的,所述洗涤溶剂为甲醇、乙醇、异丙醇、四氢呋喃、水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有机正极材料,如上述的有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有机正极材料。
进一步的,该有机正极材料的结构式为:
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
本发明也提供如上述的有机正极材料在离子电池领域的应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有机正极材料制备方法简单可行,制得的有机正极材料是一种具有特定结构的醌聚物类,难溶于电解液,有效抑制活性物质损失;与此同时,本发明的有机正极材料具有更稳定的嵌入多价离子的构型结构,经实验证明,具有良好的循环可逆性,其倍率性能更为稳定,长循环性能在0.02Ag-1电流密度下首圈放电比容量可以达到186mAh g-1,400次充放电后容量保持率为89.6%。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986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