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域控制器调试设备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796806.0 | 申请日: | 2022-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97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汽智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延美花;臧建明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器 调试 设备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域控制器调试设备及方法。该域控制器调试设备,包括外部调试管脚、唤醒模块、延时模块和开关模块;外部调试管脚的一端分别与唤醒模块和延时模块连接,开关模块的一端与延时模块连接,开关模块的另一端与域控制器的微控制单元的调试管脚和供电电压之间的开关连接;外部调试管脚用于在通电后,向唤醒模块输出唤醒信号,并向延时模块输出延时信号,延时模块根据延时信号向开关模块输出开关延时控制信号;开关模块根据开关延时控制信号生成开关控制信号,指示微控制单元的调试管脚和供电电压之间的开关的关闭和断开。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域控制器调试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域和域控制器使汽车架构从分布式到集中式,并能在电动智能时代快速升级。在电子化和智能化发展的需要下,传统的分布式架构逐渐进化为域集中式架构,“域”和 “域控制器”产生。域控制器(DCU,Domain Control Unit)的出现使得汽车算力实现集中,相对于传统分布式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控制模式算力利用率提高,提高了汽车性能。
在域控制器研发和调试阶段时需要多次进入调试模式,目前的域控制器,当对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 MCU) 进行调试时,需要对其电源进行操作,即域控制器上电后,需要外部输入唤醒信号,同时手动将MCU电源的调试管脚(DBG管脚)接入供电电源,过1S后手动断开该电源才能进入调试模式。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域控制器调试方法,在域控制器切换调试模式时需要手动控制上电和断电操作,操作复杂,且重复多次手动进入调试模式,可能存在接触不良的问题,会造成设备的损伤,安全性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域控制器调试设备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域控制器调试方法,在域控制器切换调试模式时需要手动控制上电和断电操作,操作复杂、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域控制器调试设备,包括外部调试管脚、唤醒模块、延时模块和开关模块;
所述外部调试管脚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唤醒模块和所述延时模块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的一端与所述延时模块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的另一端与域控制器的微控制单元的DBG管脚和供电电压之间的开关连接;
所述外部调试管脚用于在通电后,向所述唤醒模块输出唤醒信号,并向所述延时模块输出延时信号,所述延时模块根据所述延时信号向所述开关模块输出开关延时控制信号;所述开关模块根据所述开关延时控制信号生成开关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微控制单元的DBG管脚和供电电压之间的开关的关闭和断开。
这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域控制器调试设备,相比较于传统的域控制器,加入了外部调试管脚、唤醒模块、延时模块和开关模块,可以在外部调试管脚通电后,外部调试管脚的输出信号一路输入至唤醒模块,作为唤醒信号,另外一路输入至延时模块,延时模块可以设置延时时间,再通过开关模块控制DBG管脚接通电源,在延时时间到达后,会输出信号控制开关模块关闭,断开DBG与电源的连接,从而使域控制器进入调试模式,无需人工手动将MCU电源的DBG管脚接入供电电源并断开电源,不需要外部唤醒操作,也不需要其余手动操作,相对于现有技术需要准备信号还需要进行手动上电才能实现调试,简化了操作步骤,仅需外部调试管脚即可实现域控制器的调试,有效避免了多次调试需要手动通断带来的接触不良和安全性问题,减少了设备的损耗,增加了设备寿命。
可选地,上述设备还包括分离模块;
所述分离模块的一端与所述调试管脚连接,所述分离模块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唤醒模块和所述延时模块连接;
所述外部调试管脚用于在通电后,向所述分离模块输出调试信号;
所述分离模块用于将所述调试信号拆分为唤醒信号和延时信号,向所述唤醒模块输出唤醒信号,并向所述延时模块输出延时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汽智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汽智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968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