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产丁酸菌的培养装置及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91708.8 | 申请日: | 2022-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3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马灵燕;肖英平;杨华;吕文涛;汪雯;肖兴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C12M1/36;C12M1/34;C12M1/00;C12N1/20;C12R1/01 |
代理公司: | 成都海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57 | 代理人: | 庞启成 |
地址: | 31002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丁酸 培养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丁酸菌的培养装置及培养方法,涉及丁酸菌培育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层培养架;设置于所述第一层培养架上的初级培育腔;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第一层培养架下方的第二层培养架;设置于所述第二层培养架上且与初级培育腔之间相互连通的次级培育腔;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第二层培养架下方的第三层培养架;安装于所述第三层培养架上的集菌筒;以及设置于集菌筒中且与次级培育腔相互连通的缓培组件,所述缓培组件上开设有供丁酸菌菌液排出至集菌筒的开口。本方案对若干培养区域垂直布置,批量化、流水化培育丁酸菌,并提高丁酸菌菌液的密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丁酸菌培育技术领域,具体设计一种产丁酸菌的培养装置及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丁酸菌又名酪酸菌,是一种有益菌,可用于抑制肠道中的致病菌,具有极强的整肠作用,在丁酸菌的培养技术中,大多数会采用培养基来培养。培养基培养是一种用人工方法使细菌生长繁殖的技术。大多数细菌可用人工方法培养,即将其接种于培养基上,使其生长繁殖。培养出来的细菌用于研究、鉴定和应用,是一项十分具有技术含量的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培养丁酸菌菌落需要先培养丁酸菌样本,培养完成后更换培养基对丁酸菌进行培养,需要的培养基数量多,培养基占用面积大,且多次更换培养基的操作繁琐,对厌氧环境难以控制,几乎无法实现丁酸菌的批量培养,市场对丁酸菌需求缺口大,特别是高密度的丁酸菌菌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置多层叠加的培养架以及安装在培养架上的培养腔,实现培养区域的垂直布置,批量化、流水化培育丁酸菌,并提高丁酸菌菌液的密度。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产丁酸菌的培养装置,包括第一层培养架;
设置于所述第一层培养架上的初级培育腔;
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第一层培养架下方的第二层培养架;
设置于所述第二层培养架上且与初级培育腔之间相互连通的次级培育腔;
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第二层培养架下方的第三层培养架;
安装于所述第三层培养架上的集菌筒;
以及设置于集菌筒中且与次级培育腔相互连通的缓培组件,所述缓培组件上开设有供丁酸菌菌液排出至集菌筒的开口。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初级培育腔和次级培育腔均为内部开设有空腔的透明球体。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初级培育腔和次级培育腔上均设置有培养液补充接口和观测组件,初级培育腔设置有连接丁酸菌菌液箱的菌种补充接口,其中,观测组件用于观测两个培育腔中的菌液量、丁酸菌浓度以及丁酸菌生长状态。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层培养架和所述第二层培养架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层培养架和所述第三层培养架之间均设置有相向延伸并用于支撑的立柱,相互接触的立柱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配合连接。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层培养架和第二层培养架之间以及第二层培养架和第三层培养架之间均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杆体、套筒和插销,杆体和套筒上均开设有位置一致的通孔,杆体插接于套筒中,插销插接于通孔中,用于锁紧套筒和杆体。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缓培组件包括支架;
设置于所述集菌筒内部的离心腔,所述离心腔中容纳有丁酸菌菌液;
旋转连接于所述离心腔下方且通过所述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集菌筒上的电机外罩;
安装于所述电机外罩中且输出端连接所述离心腔的电机,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离心腔旋转;
设置于所述电机输出轴上的减速器。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层培养架上设置有两个初级培育腔,第二层培养架上设置有两个次级培育腔,初级培育腔与次级培育腔之间通过直管一一对应连通,两个次级培育腔通过Y型管连通缓培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917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