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被动通风及吸附式制冷的复合能源利用的通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87514.0 | 申请日: | 202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92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贺伟;吴池力;朱龙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4F7/00 | 分类号: | F24F7/00;F24F12/00;F24F5/00;F24F13/30;F24S20/30;F25B17/04;F25B27/00;F25B37/00;F25B39/04;F25B41/20;F24D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李小林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被动 通风 吸附 制冷 复合 能源 利用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被动通风及吸附式制冷的复合能源利用的通风系统,包括太阳能烟囱模块、余热回收设备、吸附式制冷系统和室内换热设备;所述余热回收设备与所述太阳能烟囱模块连接,用于回收所述太阳能烟囱模块的余热;所述吸附式制冷系统与所述余热回收设备和所述室内换热设备连接,用于吸附余热回收设备和室内换热设备的热量。本发明有机结合被动通风技术及吸附制冷技术,提高能效,节能减排;被动通风技术与吸附制冷技术相互结合,能强化自然通风,能够为房间提供制冷和提供生活热水,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在冬季时,能够利用太阳能对进入房间的空气进行预热,并通过回收热量至水箱给房间的用户提供生活热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被动通风及吸附式制冷的复合能源利用的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暖通空调系统(HVAC)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中,但其耗电量大,占建筑耗电的30%-40%,而HVAC中的通风系统及制冷系统更是耗电大户。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低品位热源驱动的被动通风及吸附制冷复合系统的研发及应用,在消耗极少量电能的情况下,促进室内通风降温;在不损失舒适度的前提下,为室内带来更新鲜健康的空气,高效利用太阳能、废热等低品位热源,推动新能源利用及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促进HVAC的改造升级,减少建筑耗电。
被动通风技术的主要结构是以“烟囱”的形式实现,利用低品位热源提供的热量,加热“烟囱”内部的空气,在“烟囱”通道的进口与出口处的空气产生温度差以及压力差,从而形成自然通风。目前现有的对于建筑被动通风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结构参数与环境参数对其通风性能的影响,忽视了与其他低碳节能技术的相互结合,从而导致被动通风技术难以获得技术突破,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建筑耗电,但是相对于常规的空调技术而言,存在舒适度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被动通风及吸附式制冷的复合能源利用的通风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被动通风技术中舒适度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被动通风及吸附式制冷的复合能源利用的通风系统,包括太阳能烟囱模块、余热回收设备、吸附式制冷系统和室内换热设备;
所述余热回收设备与所述太阳能烟囱模块连接,用于回收所述太阳能烟囱模块的余热;
所述吸附式制冷系统与所述余热回收设备和所述室内换热设备连接,用于吸收余热回收设备的热量和提供室内换热设备的冷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烟囱模块包括透明外墙、集热板和蓄热墙;所述透明外墙和蓄热墙之间形成加热风道,所述集热板位于所述加热风道内;所述透明外墙设有可开合控制的、且分别位于上下两端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一进风口,所述蓄热墙设有可开合控制的、且分别位于上下两端的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余热回收设备包括依次首尾连接形成循环回路的蒸发器、上升气管、冷凝器和下降液管,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蓄热墙内,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吸附式制冷系统连接换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式制冷系统包括蓄热水箱、冷却水箱、载冷水箱、第一吸附箱和第二吸附箱,所述第一吸附箱内设有第一吸附床和第一蒸发冷凝器,所述第二吸附箱内设有第二吸附床和第二蒸发冷凝器;
所述冷凝器设置在所述蓄热水箱内;所述蓄热水箱通过第一循环管路可选择地连通所述第一吸附床或第二吸附床;
所述冷却水箱通过第二循环管路可选择地依次连通所述第一吸附床和第二蒸发冷凝器,或依次经过所述第二吸附床和第一蒸发冷凝器;
所述载冷水箱可通过第三循环管路可选择地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冷凝器或第二蒸发冷凝器;
所述室内换热设备与所述载冷水箱连接换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附箱和第二吸附箱内抽真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未经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875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