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甲醇洗热再生塔节能方法及其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79573.3 | 申请日: | 2022-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0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 发明(设计)人: | 蒋俊彦;刘常峰;姚同林;史少君;翁恺;王莹;朱立伟;卢笋;孙田青;彭云飞;张炜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齐耀膨胀机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B01D53/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7 | 代理人: | 刘卫宇 |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甲醇 再生 节能 方法 及其 装置 | ||
一种甲醇洗热再生塔节能方法及其装置,该节能方法包括:将甲醇洗热再生塔的塔顶气与减压后的塔釜液换热;换热后的塔顶气经冷却后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后的液相回流至塔顶,气相排出;塔釜液与塔顶气换热后所产生的蒸汽经增压升温后送回塔釜。本发明能较大幅度降低甲醇洗热再生塔的生产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甲醇洗技术,尤其涉及甲醇洗热再生塔的节能技术。
背景技术
低温甲醇洗是以冷甲醇为吸收溶剂,利用甲醇在低温下对酸性气体溶解度极大的优良特性,脱除原料气中的酸性气体。低温甲醇洗系统一般包含一个吸收塔和多个热再生塔,吸收塔吸收酸性气体,热再生塔解析出酸性气体并将贫液甲醇返回吸收塔,达到循环利用甲醇。
由于甲醇洗热再生塔塔顶气量较大,且温度较高。常规工艺采用循环冷却水对塔顶气进行直接冷凝,为确保甲醇得到充分回收,塔顶气冷凝温度较低,造成了极大的能量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甲醇洗热再生塔节能方法及其装置,其能较大幅度降低甲醇洗热再生塔的生产能耗。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甲醇洗热再生塔节能方法,包括:
将甲醇洗热再生塔的塔顶气与减压后的塔釜液换热;
换热后的塔顶气经冷却后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后的液相回流至塔顶,气相排出;
塔釜液与塔顶气换热后所产生的蒸汽经增压升温后送回塔釜。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甲醇洗热再生塔节能装置,包括甲醇洗热再生塔、蒸发器、冷凝器、减压元件、压缩机和回流罐;甲醇洗热再生塔的塔顶气出口与蒸发器的热侧入口连通,甲醇洗热再生塔的塔釜液出口分为两路,一路经减压元件与蒸发器的冷侧入口连通,另一路用于塔釜出料;蒸发器的热侧出口与冷凝器的热侧入口连通,蒸发器的冷侧出口与压缩机的进气口连通,压缩机的出气口与甲醇洗热再生塔的塔釜蒸汽入口连通;冷凝器的热侧出口与回流罐的入口连通,回流罐的液相出口与甲醇洗热再生塔的塔顶液相入口连通,回流罐的气相出口用于排气。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和特点: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甲醇洗热回收塔塔顶气作为热源,与减压后的甲醇洗热回收塔的塔釜液进行换热,产生低压塔釜液蒸汽,低压塔釜液蒸汽通过压缩机增压升温后,充入塔釜,从而有效地利用了甲醇洗热再生塔的塔顶热量,降低了生产能耗。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甲醇洗热再生塔节能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甲醇洗热再生塔节能装置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甲醇洗热再生塔节能装置包括甲醇洗热再生塔1、蒸发器2、冷凝器3、减压元件4、压缩机5、回流罐6、塔釜液出液泵7和回流泵8。
甲醇洗热再生塔1的塔顶气出口与蒸发器2的热侧入口连通,甲醇洗热再生塔1的塔釜液出口分为两路,一路与塔釜液出液泵7的入口连通,塔釜液出液泵7的出口经减压元件4与蒸发器2的冷侧入口连通,另一路用于塔釜出料。
蒸发器2的热侧出口与冷凝器3的热侧入口连通,蒸发器2的冷侧出口与压缩机5的进气口连通,压缩机5的出气口与甲醇洗热再生塔1的塔釜蒸汽入口连通。
冷凝器3的热侧出口与回流罐6的入口连通,回流罐6的液相出口与回流泵8的入口连通,回流泵8的出口与甲醇洗热再生塔1的塔顶液相入口连通,回流罐6的气相出口用于排气。
在本实施例中,减压元件4采用调节阀,压缩机5选用螺杆式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往复式压缩机或罗茨式压缩机中的一者。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甲醇洗热再生塔节能方法,包括:
将甲醇洗热再生塔的塔顶气与减压后的塔釜液换热;
换热后的塔顶气经冷却后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后的液相回流至塔顶,气相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齐耀膨胀机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未经上海齐耀膨胀机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795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