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钒酸铋/碳酸根自掺杂碳酸氧铋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79537.7 | 申请日: | 2022-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0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木喜;孙晓杰;王春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27/232 | 分类号: | B01J27/232;B01J37/10;C02F1/30;C02F1/72;C02F101/38;C02F101/34;C02F101/3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钒酸铋 碳酸 掺杂 光催化 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钒酸铋/碳酸根自掺杂碳酸氧铋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1)将五水合硝酸铋、尿素和柠檬酸钠溶解在去离子水中,搅拌后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内衬的水热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后离心分离取沉淀,经洗涤,干燥,研磨得到产物CO32‑‑Bi2O2CO3;(2)将CO32‑‑Bi2O2CO3溶解于超纯水中,搅拌,加入NH4VO3,搅拌后将溶液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内衬的水热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后过滤收集沉淀,经洗涤,干燥,研磨得到产物BiVO4/CO32‑‑Bi2O2CO3。用氙灯作为光源,通过滤波片将低波长的光滤去(λ420nm),用2‑羟基‑1,4‑萘醌、左氧氟沙星的降解率来表征AgI/CO32‑‑Bi2O2CO3光催化材料的光催化性能。该材料具有化学稳定性高、光吸收能力较强、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材料制备领域,尤其是可见光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钒酸铋/碳酸根自掺杂碳酸氧铋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中,光催化氧化作为一种新型高级氧化技术,在光化学氧化基础上发展起来,氧化能力强,无二次污染,其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具有环保、节能等特点。
铋基半导体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光催化材料。由于Bi原子的特殊结构,其化合物很容易形成层状结构,产生具有可见光响应能力的铋系化合物。Bi2O2CO3作为一种很有前途的光催化剂,由于其化学稳定性、无毒性和低成本,在光降解有毒离子或化合物的环境净化方面受到了广泛关注。Bi2O2CO3作为一种典型的奥里维里斯(Aurivillius)型氧化物,属于四方晶系,具有[Bi2O2]2+层和[CO3]2+层交替组成的独特层状结构;同时,极化作用产生的内电场有利于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分离,从而使其有较高的光催化性能。然而,Bi2O2CO3较大的带隙值(3.1~3.5eV)对可见光的吸收有较大限制。鉴于Bi2O2CO3的内部阴离子基团和适合修饰的层状结构,Bi2O2CO3作为一种可行的衬底,用于探测阴离子基团自掺杂对宽禁带半导体的影响。因此,制备了对可见光吸收性能更好的CO32-自掺杂的Bi2O2CO3(CO32--Bi2O2CO3)。但改进后CO32--Bi2O2CO3在光催化应用中依旧存在电子-空穴对的快速复合的缺点。通过对其形成异质结可以促进太阳能的吸收和利用,加速光生载流子的传输。
钒酸铋(BiVO4)具有相对窄的带隙,禁带宽度大约为2.4eV,在光化学太阳能电池、离子导电性和有机污染物的光降解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故认为,将BiVO4与CO32--Bi2O2CO3复合制备高效光催化剂是可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795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