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同时加工天然砂砾石料和人工骨料的砂石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79446.3 | 申请日: | 202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38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袁木;孔科;秦光辉;何文学;徐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B02C23/02;B02C23/14;B07B1/28;B07B1/46;B03C1/1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梁田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加工 天然 砂砾 石料 人工 骨料 砂石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同时加工天然砂砾石料和人工骨料的砂石制备方法,涉及砂石制备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天然砂砾骨料或人工骨料送入受料坑中,并进行初级破碎;将初级破碎后的物料送入主筛分车间进行筛分;所述主筛分车间采用湿法生产,并包括有多层圆振动筛,多层所述圆振动筛从上至下依次布置,且筛孔逐渐减小;所述主筛分车间还包括有设于多层圆振动筛底层的洗砂机,所述洗砂机用于回收细砂;将细砂和筛分后的骨料均送入成品堆场。采用本方案,能利用一套系统同时加工天然砂砾石料和人工骨料的砂石,该生产工艺流程简单,可靠性较好、占地面积小且及易于操作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砂石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同时加工天然砂砾石料和人工骨料的砂石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砂石骨料的料源可分为天然砂砾石场和人工骨料场两种,分别采用天然砂砾石和人工骨料来制备砂石骨料时,由于料源的级配、含砂率、含水率、含泥量等差别较大,二者的生产工艺一般大不相同。天然砂砾石料一般不能满足混凝土级配料的比例要求,砾石料一般硬度较高,天然砂料的细度模数一般偏细,且料源中的含水率和含泥量均较高,宜采用湿法生产,对原料进行水洗除泥,加工工艺以筛分为主、破碎为辅,有的工程甚至可采用全筛分方案来生产出所需的砂石骨料;而人工骨料常采用深孔台阶爆破开采,爆破后的石料粒径往往较大,且为了降低能耗和用水量,一般采用干法生产工艺较多,加工工艺一般采用多段破碎、多次筛分相结合的方式,才能生产出合格的砂石骨料,全过程不加水,利用除尘器收尘。但是在水电工程中,常常会遇到需要同时加工天然砂砾石料和人工骨料的情况,但水电工程一般位于深山峡谷地区,施工场地较少,为减小砂石系统占地,一般不宜布置两套制备工艺和系统。因此,提供一种可同时加工天然砂砾石料和人工骨料的砂石制备工艺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同时加工天然砂砾石料和人工骨料的砂石制备方法,采用本方案,能利用一套系统同时加工天然砂砾石料和人工骨料的砂石,该生产工艺流程简单,可靠性较好、占地面积小且及易于操作管理。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同时加工天然砂砾石料和人工骨料的砂石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天然砂砾骨料或人工骨料送入受料坑中,并进行初级破碎;
将初级破碎后的物料送入主筛分车间进行筛分;所述主筛分车间采用湿法生产,并包括有多层圆振动筛,多层所述圆振动筛从上至下依次布置,且筛孔逐渐减小;所述主筛分车间还包括有设于多层圆振动筛底层的洗砂机,所述洗砂机用于回收细砂;
将细砂和筛分后的骨料均送入成品堆场。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由于水电工程一般位于深山峡谷地区,施工场地较少,为减小砂石系统占地,一般不宜布置两套制备工艺和系统的问题,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可同时加工天然砂砾石料和人工骨料的砂石制备方法,采用本方案,通过一种制备工艺及其系统,即可同时加工天然砂砾石料和人工骨料,其生产工艺流程简单,设备占地面积小;具体的,加工毛料由汽车从人工骨料场或天然砂砾石料场运至粗碎受料平台倒入受料坑,在受料坑中,通过破碎机即可将直径较大的物料破碎,再将破碎后的物料送入到半成品堆场中,用于适应人工骨料石粒粒径较大的特点;在需要筛分时,即可将半成品堆场中的物料经给料机由胶带机送入到主筛分车间内,其中主筛分车间采用湿法生产,用于适应天然砂料的细度模数一般偏细,且料源中的含水率和含泥量均较高的特点,且能降低粉尘;在主筛分车间中,主要分三层布置,其中第一层和第二层均设置多个圆振动筛,多个圆振动筛分布于第一层和第二层,且从上至下筛孔依次减小,用于筛分不同粒径大小的物料;而在最底层即第三层布置洗砂机,能回收最底部圆振动筛筛分的细砂;在筛分后,即可将细砂和筛分后的骨料均送入成品堆场中堆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794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