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纯高粘涤纶再生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77797.0 | 申请日: | 202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617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邓连华;曹仁广;李晓军;张帅杰;朱波涛;曾静雯;杨寒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天嘉华非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92 | 分类号: | D01F6/92;D01F6/44;D01F1/10;D01D1/02;D01D1/10;C08J11/04;C08F283/02;C08F220/20;C08L6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胡文彬 |
地址: | 433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纯 涤纶 再生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纯高粘涤纶再生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是以涤纶废料为原料,通过熔融处理制成熔体,加入1,3‑双(2‑噁唑啉基)苯、二异氰酸酯、丙烯酸‑β‑羟丙酯、过氧化苯甲酰、1‑乙酸乙酯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氢醌‑双(β‑羟乙基)醚等,进行加热反应,纺丝和卷绕成丝即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纯度高,粘度高,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涤纶再生纤维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纯高粘涤纶再生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涤纶纤维,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具有坚牢耐用、抗皱免烫、不沾毛等优点,在民用织物和工业用织物中都有广泛的用途。涤纶纤维是用化工原料PTA和MEG聚合酯化拉丝成纤的,其大量开发利用伴随着石油的大量消耗,长此以往会导致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
基于此,人们开始发展涤纶再生技术,也就是利用回收料(涤纶布料、废旧聚酯瓶片、纺丝废丝、泡泡料等)再造粒,然后拉丝成纤。涤纶再生属于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成本低,性能好,大大降低石油的消耗量,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
现有的涤纶再生技术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一、纯度低:
目前通常采用涤纶切片纺丝的工艺流程和生产技术,利用回收聚酯瓶等进行粉碎、清理、连续干燥、熔融、过滤,从而生产得到涤纶短纤,在过滤时无法保证杂质的过滤效果,故产品纯度低,杂质含量高。
二、粘度低:
由于熔体在熔融过程中会发生降解,造成熔体粘度降低,均匀性差,一方面原料消耗高,另一方面产品质量水平较低。
由于涤纶再生技术中纯度低、粘度低等问题,使得最终所得涤纶再生纤维的强力等性能较差,大部分只能用于低档织物的生产或者家具、玩具等的填充材料,档次低,质量差,大大限制了涤纶再生纤维的应用推广。
专利CN105887283B公开了再生涤纶纤维面料及其生产工艺,由经纬编织而成,其经纱为100%再生涤纶纤维,其纬纱为再生涤纶纤维、涤纶纤维、锦纶纤维、氨纶纤维、异形纤维、醋酸纤维、粘胶纤维、天丝纤维、莫代尔纤维、竹纤维、棉纤维、麻纤维、丝纤维、毛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其生产工艺包括整经、上浆、并轴、穿综、织造、前处理、染色、定型及后整理。其中再生涤纶纤维为常规涤纶再生技术获得,存在前述的纯度低、粘度低等问题。
专利申请CN103510183A公开了一种再生涤纶纤维的生产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酯化:将甲醇或乙醇与羧酸混合反应,取得酯化物;2)共聚:将上述酯化物和再生的PET片材、三单体共聚反应形成共聚物;3)过滤:将共聚物进行过滤,去除杂质;4)结晶:将去除杂质的共聚物经结晶箱结晶,形成半凝固的高分子聚合物;5)纺丝:将半凝固的高分子聚合物通过喷丝板,制成再生涤纶纤维。该专利技术依然存在前述的纯度低、粘度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纯高粘涤纶再生纤维及其制备方法,纯度高,粘度高,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力学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纯高粘涤纶再生纤维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先将涤纶废料洗净干燥,等离子处理,粉碎,熔融,得到熔体;
(2)再将熔体进行初次过滤,二氧化碳通气处理,继续加入1,3-双(2-噁唑啉基)苯、二异氰酸酯、丙烯酸-β-羟丙酯、过氧化苯甲酰、1-乙酸乙酯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混合均匀,加热反应,再次过滤,得到预反应熔体;
(3)接着向预反应熔体中加入氢醌-双(β-羟乙基)醚,在交变磁场作用下再次加热反应,负压抽吸,双极过滤,纺丝和卷绕成丝,即得所述的涤纶再生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天嘉华非织造有限公司,未经恒天嘉华非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777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