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脉瘤内覆膜支架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75671.X | 申请日: | 2022-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3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爱华;佟鑫;陈吉钢;夏嘉祥;韩明阳;纪林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 代理公司: | 安徽升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63 | 代理人: | 张生梅 | 
| 地址: | 10007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脉瘤 内覆膜 支架 | ||
1.一种动脉瘤内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组金属杆(1)和生物膜(2),若干组所述金属杆(1)组成灯笼状骨骼支架主体(3),所述生物膜(2)覆盖在所述支架主体(3)中间位置的外表面,所述生物膜(2)的厚度为8-24μm,所述支架主体(3)的一端连接有推送装置,所述推送装置包括导丝(4)以及套设在所述导丝(4)上的输送导管(5),所述生物膜(2)内侧还设置有张开机构,所述张开机构用于对生物膜(2)进行张开,使生物膜(2)完全堵住动脉瘤颈(6),所述导丝(4)前端经热熔断金属焊接在所述张开机构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脉瘤内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开机构包括张开板(7)、粘结层(8)、推板(9)、第一铰接块(10)、张开杆(11)、第二铰接块(12)和移动块(13),所述张开板(7)滑动设置在所述生物膜(2)内侧,所述粘接层设置在所述张开板(7)的外侧,所述推板(9)设置在所述张开板(7)的内侧,所述第一铰接块(10)固定设置在所述推板(9)表面,所述导丝(4)的前端与所述移动块(1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铰接块(12)固定设置在所述移动块(13)的表面,所述张开杆(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铰接块(10)和所述第二铰接块(12)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脉瘤内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13)设置在所述生物膜(2)内侧的中心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脉瘤内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3)两端分别对称设有不透X线的第一标记点(14),所述第一标记点(14)的数量为八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脉瘤内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膜(2)的两端分别对称设有不透X线的第二标记点(15),所述第二标记点(15)的数量为四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脉瘤内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3)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选取外径0.60-1.00mm,壁厚0.036-0.080mm的镍钛合金管,切割成网孔状,镍钛合金管远端伸出有丝状端部,近端开口为斜面,工艺参数为:电流80-110A,脉宽3.0-6.0ms,频率5-10HZ;
S102.扩张成外径2-6mm的管,工艺参数为:真空度10-3Pa,从室温以8-24min时间,升温至400-600℃,保温20-40分钟,炉内自然冷却至室温,得支架主体(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脉瘤内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膜(2)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对哺乳动物膜组织进行脱细胞处理,获得脱细胞处理后的膜组织;所述脱细胞处理后的膜组织为具有致密层和疏松层的双层结构;
S202.对所述脱细胞处理后的膜组织进行干燥处理,以将所述膜组织中的部分水分挥发出来,使得所述膜组织发生塌陷和收缩,获得收缩后的膜组织,其中,所述收缩后的膜组织的水分含量为20-30%;
S203.将收缩后的膜组织进行冷冻干燥,灭菌,获得生物膜(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动脉瘤内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哺乳动物膜组织选自小肠粘膜、腹膜、心包膜、羊膜或者隔膜中的任意一种;所述S202的干燥温度为40-60℃,干燥的时间为2-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未经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7567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