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再资源化的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75433.9 | 申请日: | 2022-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43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夏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晟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资源 工业 废水处理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C02F9,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再资源化的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及其应用。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如下:(1)设置污水处理分点;(2)巡航预警;(3)智能单元分析;(4)服务反馈。通过本发明所述的工业废水处理方法,不仅处理后工业废水中的COD、TP、TN、NH3‑N含量低,污水处理的管道不易跑冒渗漏,而且处理后的水也容易就近再次利用,实现资源的易回用,外排放低,进一步降低了成本;工艺简单,大小规模皆可,易实现自动化控制,不需技术人员现场管理。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下雪天抑或是洪水季节,都可以方便地进行工业废水的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C02F9,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再资源化的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工业化的持续发展,用水需求量和水污染的问题日益严峻。
专利号CN108238701B的专利提供了一种微电解-加压生物过滤处理工业废水生化尾水的耦合工艺,使用造孔剂和铁粉制备微电解填粉,在pH3.5的条件下对废水进行处理,降低了废水的色度。专利号CN110819798A的专利提供了一种赤泥与硫化矿物协同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方法,加入氧化硫硫杆菌后对污泥浸出后分离后脱碱,得到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从而能够回收使用。
然而,这些现有的污水处理管道不仅投资巨大,污水处理的管道易跑冒渗漏,而且单位投资污染物削减量低,出水难回用。此外,在一些使用膜过滤的工艺中,还会造成膜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实现再资源化的工业废水处理方法,所述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如下:(1)设置污水处理分点;(2)巡航预警;(3)智能单元分析;(4)服务反馈。
工业废水来自于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1)中,污水处理分点通过对工业废水进行自然沉降、污泥干化、MBBR沉降、杀菌消毒来实现。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污泥干化包括干化设备模块、焚烧炉模块和烟气管道模块。
工业废水经过自然沉降后,分离得到液体和污泥。液体经过MBBR沉降和杀菌消毒,实现再资源化;污泥经过污泥干化,实现再资源化。污泥干化通过污泥干化设备处理后送入焚烧炉焚烧,焚烧得到的固体中含有N、K、P等元素,作为有机肥料的原料。
污泥所含的污染物一般均有很高的热值,但是由于大量水分的存在,这部分热值不仅很难再利用,而且直接将其干化处理和焚烧,还需要消耗大量燃料。本发明中,通过烟气管道模块和智能单元共同作用,只需要在初始焚烧阶段补充热源,后续利用污泥自身焚烧的产热来进行焚烧即可完成污泥的焚烧,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实现了再资源化。同时,烟气管道模块和智能单元协同,对整个工业废水的处理进程进行控制。处理进程包括自然沉降的时间与进料量、污泥干化的时间与进料量、MBBR沉降的时间与进料量、杀菌消毒的时间与进料量,从而使得烟气管道模块达到热源及时对焚烧炉进行补充,而不过分补充,提高了工业废水处理方法的安全性。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MBBR沉降时,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填料为改性MBBR填料和改性聚乙烯填料。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工艺)是一种新兴的生物膜反应器,在工业废水处理时对污泥减量化有着优异的效果,而在MBBR工艺中,MBBR填料的选用尤为重要。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改性MBBR填料和改性聚乙烯填料的重量比为30:(10-14)。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改性MBBR填料和改性聚乙烯填料的重量比为30:(12-14)。
优选的,改性MBBR填料的原料为悬浮填料。
进一步优选的,悬浮填料为中空结构,材料为聚丙烯,比重为0.9-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晟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晟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754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