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置螺栓的生产方法及根据此方法生产得到的变速箱悬置螺栓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71856.3 | 申请日: | 2022-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1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戴其海;叶忠财;后月芹;王意明;吴传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强振汽车紧固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C21D1/18;C21D3/02;C21D3/06;C25D3/22;C25D5/34;C25D5/50;C25D7/00;C23C22/06;B21J5/00;B21J5/08;B21K1/44;F16B33/00;F16B33/0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尹婷婷 |
地址: | 241100 安徽省芜湖市湾***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置 螺栓 生产 方法 根据 得到 变速箱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置螺栓的生产方法及根据此方法生产得到的变速箱悬置螺栓。所述生产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冷镦—脱磷—热处理—滚螺纹1—滚螺纹2—镀锌—驱氢—钝彩—检验—包装、入库。通过冷镦成型工艺结合特定的脱磷、热处理、镀锌、驱氢、钝彩工艺及参数,生产出具有高疲劳强度、高韧性、高耐腐蚀性的悬置螺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紧固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置螺栓的生产方法及根据此方法生产得到的变速箱悬置螺栓。
背景技术
传统的悬置螺栓生产,需要由特定的型材经切割加工而成,其加工工艺为:型材切割下料—平面倒角、拔杆车螺纹坯径—齐长倒角、拔杆车螺纹坯径—脱磷—热处理—磨螺纹坯径1—磨螺纹坯径2—滚螺纹1—滚螺纹2—镀锌—驱氢—钝彩—检验—包装、入库;其加工工艺复杂,且在加工的过程中由于切割加工,导致金属内部的金属流线断裂,应力无法集中,且由于热处理、镀锌、驱氢、钝彩等工艺控制不当,从而导致悬置螺栓的疲劳性和耐久性变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悬置螺栓的生产方法及根据此方法生产得到的变速箱悬置螺栓,通过对生产工艺及生产参数的改进,显著提高悬置螺栓的疲劳性、耐久性及强度。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悬置螺栓的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冷镦—脱磷—热处理—滚螺纹1—滚螺纹2—镀锌—驱氢—钝彩—检验—包装、入库。
所述脱磷工艺中,脱磷处理的温度和时间分别为50~70℃、20~40min。
所述热处理工艺包括淬火+回火步骤,所述淬火的加热温度和时间分别为840~880℃、70~100min,如果淬火温度过高,产品脆性加大、使用时会发生脆断;如果淬火温度过低,产品强度降低、使用时会发生塑性拉长;所述回火的加热温度和时间分别为490~550℃、80~120min,如果回火温度过高,产品硬度、强度偏低,使用时会发生塑性拉伸或断裂;如果回火温度过低,产品硬度、强度偏高,使用时会发生脆断。
进一步地,所述淬火的加热温度和时间分别优选为857~874℃、83~92min;所述回火的加热温度和时间分别优选为506~539℃、95~114min。
所述镀锌工艺中,镀锌液的成分为:氢氧化钠100~150g/L、碳酸钠≤75g/L、锌离子8~18g/L、调整剂23~40mL/L、滚镀光亮剂0.5~3mL/L、基础剂10~50mL/Kah。此种配比的镀锌液得到的镀层光亮且防腐蚀性能优良。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剂为麦德美环保镀锌调整剂190625。
进一步地,所述基础剂为麦德美环保镀锌基础剂190626。
所述镀锌工艺中,电流密度0.3~2.5A/dm2,电镀温度15~40℃,电镀时间75~90min。此种参数条件下,得到的锌层的厚度最佳,保证螺栓的抗腐蚀性能。
所述驱氢工艺中,驱氢炉的温度设置为140-230℃,驱氢时间为3.5~4.5h,以降低氢脆风险,驱氢的温度需控制在140-230℃,温度过低会导致驱氢不完全,产品脆性大易断裂,如果温度过高会导致镀锌层起泡脱落、影响产品外观及产品防腐性能。
所述钝彩工艺中,钝彩液中三价铬离子的浓度为100~160mL/L,钝彩液的pH为1.6~2.8;钝化的温度和时间分别为25~40℃、60~120s。
本发明还提供了根据上述生产方法生产得到的变速箱悬置螺栓,所述悬置螺栓依次包括四个部分:螺栓头部1、螺栓凸台2、螺栓锥面3、螺栓尾部4,四者依次连接并经冷镦工艺一体成型;所述螺栓头部1和螺栓尾部4均带有螺纹5。螺栓头部1是定位部分、螺栓尾部4是装配部分,螺栓锥面3在装配的过程中起到导向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强振汽车紧固件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强振汽车紧固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718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