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设备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71785.7 | 申请日: | 2022-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4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程永亮;麻成标;代静静;彭正阳;解金东;吴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16 | 分类号: | G01B21/16;B66F3/46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邹琦;张勇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轴向 游隙 测量 设备 方法 | ||
1.一种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圈支撑单元(1)、内圈支撑单元(2)、同步升降单元(3)和滑动机构(4);所述外圈支撑单元(1)包括多个用于对轴承外圈进行支撑的外圈支撑台(1.1),所述内圈支撑单元(2)包括多个用于对轴承内圈进行支撑的内圈支撑台(2.1);所述同步升降单元(3)设置于所述内圈支撑单元(2)上,用于实现轴承的内圈和外圈在轴向上的相对运动;多个所述滑动机构(4)分别与所述外圈支撑台(1.1)和内圈支撑台(2.1)活动连接,用于实现所述外圈支撑台(1.1)和内圈支撑台(2.1)沿轴承径向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升降单元(3)包括驱动电机(3.1)和多个升降机构(3.2),多个升降机构(3.2)并联设置于驱动电机(3.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多个升降机构(3.2)一一对应设置于多个内圈支撑台(2.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传感器(5)和控制模块(6);所述升降机构(3.2)为自锁式液压缸,每个所述升降机构(3.2)顶部均设有压力传感器(5),所述压力传感器(5)和驱动电机(3.1)均与控制模块(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升降机构(3.2)均对应设置有液压阀和液压油泵,所述液压阀和液压油泵均与所述控制模块(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控制模块(6)连接的检测元件(7),所述检测元件(7)包括位移传感器(7.1),所述位移传感器(7.1)用于检测轴承轴向游隙;
所述检测元件(7)还包括水平仪(7.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6)连接的显示模块(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4)包括定心滑轨(4.1),多个滑动机构(4)的定心滑轨(4.1)沿轴承周向呈发散状均匀布置,每个所述定心滑轨(4.1)上均滑动设置有外圈支撑台(1.1)和内圈支撑台(2.1)。
8.一种轴承轴向游隙测量方法,采用了如权利要求5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调节外圈支撑台(1.1)和内圈支撑台(2.1)在滑动机构(4)上的位置,使外圈支撑台(1.1)和内圈支撑台(2.1)均沿轴承周向均匀布置;将待测轴承的外圈放置在外圈支撑单元(1)的外圈支撑台(1.1)上,使轴承的内圈向下垂悬;
步骤B:调节同步升降单元(3)中升降机构(3.2)的初始位置,使升降机构(3.2)顶部与轴承内圈的下表面接触,当检测到升降机构(3.2)顶部压力传感器(5)的数值由零发生变化时,停止升降机构(3.2)动作;
步骤C:对压力传感器(5)和位移传感器(7.1)进行调零操作;开启同步升降单元(3),升降机构(3.2)对轴承的内圈进行顶升,当压力传感器(5)检测到的压力数值在设定阈值以上时,升降机构(3.2)停止顶升,获取位移传感器(7.1)测得的轴承轴向游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轴承轴向游隙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在放置轴承前,通过水平仪(7.2)检测所有外圈支撑台(1.1)的顶面是否处于同一水平面;通过水平仪(7.2)检测所有内圈支撑台(2.1)上的升降机构(3.2)的顶面是否处于同一水平面;
放置轴承后,通过水平仪(7.2)检测轴承的外圈和内圈是否处于水平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轴承轴向游隙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通过升降机构(3.2)顶推轴承的内圈匀速上升,设定阈值X通过表达式1)确定:
X=M/n 1);
其中,M为轴承的总质量,n为升降机构(3.2)的总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7178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炉炉内合金化冶炼方法
- 下一篇:导管操控手柄和可调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