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AN多邮箱复用处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71163.4 | 申请日: | 2022-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790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彭刘一;王伟;陈小鹏;吴家波;黄帅;李静;何银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电驱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51/42 | 分类号: | H04L51/42;H04L61/10;H04L101/37;H04L101/627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张凯 |
地址: | 441057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an 邮箱 用处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AN多邮箱复用处理方法及系统,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对每一路CAN通道邮箱均进行分类,形成发送邮箱和接收邮箱;配置相应软件以控制接收邮箱,以使接收邮箱对接收得到总线报文后进行解析,得到CAN ID,并根据CAN ID处理对应的数据;配置所有发送邮箱均能进行发送操作,并在底层邮箱与待发送的总线报文之间,动态匹配CAN ID与发送邮箱之间的关系。本发明能够有效保证CAN信号收发处理的及时性,且避免数据的丢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AN多邮箱复用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域网)通信的广泛应用,以及传统的硬线信号转换后需要以CAN信号的方式发送,汽车各模块之间处理的CAN信号也越来越多。汽车电子发展以及芯片性能的持续进步,对处理越来越多的CAN信号而言虽然具有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各种需求的增加、软件架构对CAN信号的统一处理等一系列要求,需要对CAN信号处理有一种通用的方式。
在当前汽车的CAN芯片中,一般都会存在多路通道,每一路通道会有数量相同或不同的邮箱,每一个邮箱均会存在一个可配置的信号过滤ID(Identity Document,身份标识号)以及掩码,用于配置每一个邮箱对信号的感知。当CAN总线上某一ID的报文通过了某一邮箱的过滤ID和掩码的校验时,便会触发该邮箱的接收中断,从而被处理器接收到,获取到总线上关于该ID信号的内容。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一般会设置好当前模块所有接收的报文,并分类,从而便于设计足够巧妙的过滤ID和掩码,满足该模块的接收需求。同时若设计不当,或模块处理繁忙时,一个邮箱同时接收多个ID数据并短时间之内相继触发时,则会存在漏掉信号的可能,这在处理信号时是绝对不允许的。对于CAN信号处理没多大实时性要求的处理器,可以通过Polling(查询)模式来进行查询CAN信号的接收和处理。但对于需要接收大量CAN消息,以及对处理和响应时间均存在一定要求的处理器来说,采用何种处理方法以规避处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则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AN多邮箱复用处理方法及系统,能够有效保证CAN信号收发处理的及时性,且避免数据的丢失。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CAN多邮箱复用处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对每一路CAN通道邮箱均进行分类,形成发送邮箱和接收邮箱;
配置相应软件以控制接收邮箱,以使接收邮箱对接收得到总线报文后进行解析,得到CAN ID,并根据CAN ID处理对应的数据;
配置所有发送邮箱均能进行发送操作,并在底层邮箱与待发送的总线报文之间,动态匹配CAN ID与发送邮箱之间的关系。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发送邮箱的个数按照MailboxTxNum进行分配。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接收邮箱的个数按照MailboxRxNum进行分配。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接收邮箱不进行硬件ID过滤,所述发送邮箱不进行硬件ID限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在底层邮箱与待发送的总线报文之间,动态匹配CAN ID与发送邮箱之间的关系,具体步骤包括:
当存在待发送总线报文时,基于待发送总线报文的类型,判断当前是否存在空余发送邮箱以发送该类型的总线报文:
若存在,则将待发送总线报文与空余的发送邮箱进行绑定,并设置该发送邮箱的状态为待发送状态;
若不存在,则反馈总线忙,等待下一次发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当将发送邮箱的状态设置为待发送状态之后,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电驱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东风电驱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711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